通常认为中国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水平将由“市场决定”。但是,利率不是一个普通商品的价格,而是货币的价格。货币的价格如果没有一个“锚”,币值就会趋于不稳定。本文认为一个更完整的的表述应该是,利率由央行货币政策和市场共同决定。货币政策的功能是为市场利率提供一个短期“锚”或目标利率,而市场力量则围绕这个短期锚利率决定“期限溢价”和“风险溢价”,从而建立完整的收益曲线。
货币政策目标利率的制定,需要央行对中国经济的“自然”或“均衡”利率(即所谓泰勒法则中的r*)有一个理论的认识和经验的把握。中国利率何处去?一个简单的回答是,央行想要它去哪里,它就会去哪里。但是,如果央行对自然利率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就很难实现稳定币值的政策目标。本文对利率市场化以后货币政策如何制定和操作短期目标利率提出一个框架,并对中国当前的均衡利率进行初步估算,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