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CFRN论坛
论文
电子期刊
排行
会议信息
招聘信息
个人中心
首页
CFRN论坛
+
论坛介绍
成员介绍
征稿启事
论文提交
会议注册
会议日程
往届会议
论文
电子期刊
排行
会议信息
招聘信息
个人中心
注册
登录
搜索词:
OR
AND
标题
标题和摘要
标题、摘要和关键词
作者:
日期:
所属栏目:
公司金融
资本结构
破产与清算
公司治理
政府政策与监管
兼并收购
风险投资
资本预算和估值
股利政策
家庭金融
行为金融
消费金融
新金融
区块链及供应链金融
数字货币
绿色金融
金融科技
政府政策与监管
银行与金融机构
评级与评级机构
保险与保险公司
非银行金融机构
投资银行
政府政策与监管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金融与宏观经济
房地产金融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资本市场
固定收益证券
市场微观结构
市场有效性
金融危机
政府政策与监管
资产定价
投资基金
衍生证券
投资组合与决策
外汇市场与汇率
搜索
搜索结果
基于鞅与不动点的投机原理――少数人博弈惯性策略
摘要:运用鞅方法与不动点理论,对金融市场交易进行非线性动态规划,遵循反向与惯性行为交易策略,实现学习进化争当少数人获胜博弈。
马非特 马金龙
准货币演变加剧流动性过剩 应“渐进”冻结流动性
当前货币市场流动性过剩引起了经济界的普遍关注,并认为是因外汇占款过多所致。笔者认为除基础货币内生性增长是市场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之外,准货币的内涵属性的扩大也是加剧流动性的因素之一。对此,笔者试从货币的属性、流通途径的角度对市场流动性过剩态势的形成原因及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可采取的应对策略,作一分析探讨。
赵慈拉
内幕交易的经济学理论模型研究综述
本文面向内幕交易的经济学理论模型研究,从研究平台、对投资和社会财富、外部人对内部人的博弈、公司治理、内幕交易对证券运动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归纳;从经济效率的研究角度来看,存在反对和不反对内幕交易两种结论,但以前者人数居多。
汪贵浦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在马尔科 帕加诺(Pagana,1993)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 结合中国转型经济发展过程所独有的特征,建立适合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关联机制模型,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验证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发现该趋势呈放大态势,前提是配之适当的利率政策,积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以保证这种作用有序释放,但同时要追求金融发展质量,重视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有序发展,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曹占忠
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调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 规划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战略任务,金融扶持尤显重要,但农村金融生态脆弱,特别是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问题表现突出。本文通过对清流个案研究,分析了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瞿绍清 朱维芳
商业银行信贷评价预警体系研究
强化信贷管理,加大监控力度,有效控制和降低信贷风险,已成为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共同任务。控制和降低信贷风险的前提是准确的判断风险、监测风险,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商业银行现行主要统计指标的基础上,从各指标的内在联系出发,构建了信贷评价预警指标体系,作为定量分析工具,为信贷决策提供支持,以期推动信贷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银行的适时、动态监测的水平,增强信贷抗风险能力和预警能力。 本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有两点,一是综合评价,二是风险预警。相应的,整个指标体系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综合评价体系,用于对银行分支机构或贷款行业的经营现状及信贷资产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而判断被评价对象在全辖或全部贷款行业中所处的相对水平;第二部分是风险预警体系,是通过定义综合风险指数,根据预先设定的警戒线(阈值)对不同行业或地区的经营风险进行预测和报告,对高风险的行业或地区给出警示。
毕明强
关于中国信托业发展的战略思维
关于中国信托业发展的战略思维 (提纲) 重庆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总裁助理 孙飞 博士 一、信托业的战略定位 二、信托业的运作理念 三、信托业的经营原则 四、信托业经营决策与风险控制机制 五、信托业发展战略与策略的新思维 六、信托业经营方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2号国兴大厦15层 邮编:100044 传真:88356104 电话:88355432-210 手机:13701199269 E-MAIL:sunfei2000@sina.com 或sunfly@elong.com
孙飞 博士
中国上市公司首次股票股利长期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证券市场一度广泛实行的股票股利曾因其能带来积极的股价超额收益而被普遍视为是一种典型的信号传递过程。然而本文通过对A股一般行业上市公司首次股票股利分配后的公司业绩进行长期跟踪考察,发现首次分配股票股利的公司无论盈利性或增长能力都明显持续下降,并不能充分支持信号传递假说。统计检验和模型分析均表明,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公司盲目追求股权融资和市场过热的投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股票股利政策传递积极信号的功能,也是这种分配方式不断降温的内生原因。
阎大颖
中国违约风险流动性溢酬研究
和无风险国债相比,公司债券的投资者必须承担由于公司无力偿还债券本息的额外违约风险。因此,根据风险收益对称原则,公司债券的收益率应该高于同一时期的无风险利率。二者之间的差额即是公司的违约风险溢酬 。本文在郑振龙、林海(2002)对中国利率期限结构静态估计的基础之上对中国违约风险溢酬问题进行了估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公司债券市场存在着公司违约风险溢酬,这种风险溢酬随着期限的增加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总体趋势,这与投资者的理性观念相符。但是由于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落后以及品种的稀少,对公司债券的定价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现象。 The investors of corporate bonds have to undertake the additional risk that the corporate will lose the ability of paying off the principal and interest and default. So the return of corporate bonds should be higher than the interest rate of the same period. The difference is the default risk premium. This paper uses the estimation result of Zheng and Lin(2002) and makes an empirical test on the default risk premium in China’s corporate bond market. The results show the existence of default risk premium, which increases generally with time horizon. This matches the rational investment idea. But due to the les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rporate bond market, the price of corporate bonds is unreasonable in some extent and in some periods.
郑振龙
信用衍生产品的功效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分析
信用衍生产品是用来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各种工具和技术的统称,发展历程才十年,但在全球发展得如此迅速且日趋成熟,比较有代表性的信用衍生产品主要有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联系票据和信用利差期权等四种。信用衍生产品具有分散信用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提高资本回报率、扩大金融市场规模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等五个方面的功效,但其功效的发挥也面临着障碍,未来的发展相应将出现新的变化。目前在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还是空白,但利用信用衍生产品将有助于缓解银行业出现的“惜贷”、化解金融不良资产以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显然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喻平
«
1
2
...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
统计数据
论文总数:
4682
近一年论文数:
613
作者总人数:
64084
论文下载量:
1314299
论文访问量:
998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