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限制

  • 详情 我国推出融资融券交易促进了标的股票的定价效率吗?
    基于双重差分(DID)模型,本文研究了我国融资融券试点对股票定价效率和收益率分 布的影响,发现其仅在少数指标上有一定积极作用,总体上效果仍然相当有限,为现有文献争 议和后续政策完善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具体来说,融资融券试点一年内:(1)对定价效率的 改善仍然较弱,标的股票价格负面信息含量和对市场向下波动的调整速度变化均不明显;(2) 能够显著减少股价暴跌概率,对抑制暴涨却几乎没有影响,最终只起到了“单向缓冲器”作用; (3)仅能显著降低含H 股、高市值、低换手率和低市盈率股票的偏度,对改善收益率的尖峰 现象则没有起到积极作用。结合市场实际运行情况,本文认为融资融券这一机制创新没有完全 发挥功能的主要原因在于诸多交易限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详情 “T+1”交易制度和中国权证市场溢价
    本文中,我们探讨了中国股票市场上一项独特的交易限制:“T+1”交易制度。这一制度要求股票 购买者至少到第二天才能将股票卖出。而中国的权证市场则服从“T+0”的交易制度,即购买者可 以随时将权证卖出。我们证明“T+1”制度会降低股票市场流动性,使股票的价格中存在低流动性 折价。我们还证明股票流动性和相应权证的溢价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最后,基于文中的实 证结果,我们给出了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 详情 股票供需与股票价格:股权交易限制对中国股价的扭曲
    本文首先分析了股权分置对中国股市股价的扭曲作用及如何对之进行校正,其次通过对中国特有的股权分置结构的分析,证实了股票供需在发展中股市的重要性,这不同于金融理论中股票供需不重要的结论。研究表明,股票供需的重要性(内生因素)和股权分置(外部条件)造就了流通股的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