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

  • 详情 数字金融与信息垄断利率
    本文探究了长尾市场上的数字信贷利率形成问题,基于Hotelling模型从信息传输的视角提出该市场存在一种新型的垄断,并且动态地分析了这种垄断的加剧过程。本文主要发现有:第一,银行决策的最优信贷利率与其获得的借款人信息量负相关。第二,如果数字空间存在信息传输损耗,那么均衡利率高于Bertrand利率水平,为一种信息垄断利率,垄断溢价、垄断利润均与损耗系数正相关。第三,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交易次数越多,这种溢价也会越大,而且借款人之间的利率不平等问题也会加重;第四,部分借款人可能还会遭受歧视性定价。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三项政策设计讨论,包括因信息垄断造成的垄断指标测度、风险指标测度以及最优的数字普惠考核政策,以破除数字鸿沟、缓解信息垄断,从而降低长尾市场均衡利率,保障数字金融的普惠性。本文最后对理论模型进行仿真,模拟主要结论。
  • 详情 基于系统建模的互联网理财发展趋势研究
    近年来互联网理财发展迅猛,众多社会资本争相涌入,行业参与者数量也出现爆炸性增长, 互联网理财的未 来走向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论证互联网理财是否会实现长远发展这一极具意义的问题, 本文尝试构建理财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对互联网理财在资金规模与市场份额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 互联网理财将使理财市场的格局发生变动,并成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财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十年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增速可能还会加快; 利用系统仿真完成行业趋势研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 详情 银行资本约束与小企业贷款歧视
    如何化解小企业贷款难,是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构建商业银行贷款期望 收益函数,分析了利率管制与利率自由化背景下不同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选择,并运用仿真模拟与 实证检验的方法研究了银行资本约束与小企业贷款歧视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具有小 企业贷款歧视的行为特征,资本约束监管会强化商业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歧视,进一步加剧小企业 贷款难题。监管当局应在资本监管上采取更具弹性的实施方法并适当修正现有监管措施,从而鼓励 商业银行提高发放小企业贷款的内在动力和意愿,缓解对小企业的贷款歧视。
  • 详情 套期保值与在险价值 ——一个改进的非参数方法
    当资产回报率服从椭圆分布和投资者具有二次效用函数的假设都不满足时,方差(标准差)不再是风险的一个恰当度量方法,而这会导致传统的最小方差套期保值存在缺陷。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计算最小VaR 和最小CVaR 套期保值比率的非参数方法。基于沪深300 现指日收盘价格数据和沪深300 股指期货合约仿真交易日结算价格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的非参数方法表现最优,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套期保值投资组合的标准差、VaR 和CVaR。
  • 详情 策略型消费者的故意违约行为仿真
    本文建立了一个简明的策略型消费者的故意违约仿真模型,主要关注商品降价时消费者的心理性的放 弃还款行为。基于此模型初步讨论了征信体系和商品降价特性对违约的影响。
  • 详情 异质预期、非线性从众转移概率与金融资产价格演化
    本文将Kirman模型推广到了更一般的情形,对非线性从众行为机制进行了一些更深入的探索和讨论,通过将非线性从众模式与线性从众模式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发现了一些新的重要规律,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首先,重点讨论了非线性从众转移概率与投资者数量及从众参考样本容量之间的关系、两类异质预期投资者信念扩散的均衡分布以及信念扩散过程的重要特征。然后,将非线性的从众转移概率模型嵌入到金融风险资产的定价模型之中,讨论了金融资产的均衡价格,并通过动态随机模拟仿真讨论了风险资产均衡价格的动态演化过程及特征,运用多种统计方法综合检验了资产价格投机泡沫发生的机率和强度。结果表明,在非线性从众模式下,资产价格投机泡沫发生的机率以及投机泡沫的强度要远远大于线性从众模式。本文不仅突出了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偏差与投机泡沫的形成和破灭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运用动态随机模拟仿真的方法获取了引发金融资产投机泡沫的一些重要行为参数、市场行为初值以及行为阈值。
  • 详情 动态通胀目标、外生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
    本文建立了一个在货币政策中包含动态通胀目标的DSGE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反事实仿真方法研究了消费需求冲击、生产率冲击、货币供给冲击、通胀目标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DSGE模型对于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实证支持了中国的货币政策存在不可观察的动态内生通胀目标的假设,该目标对生产率冲击做出正向响应、对消费需求冲击做出负向响应,而且这种响应机制能够起到稳定通货膨胀的作用,但它对产出和就业的稳定作用并不明显;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的影响非常短暂,但生产率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持久性;消费需求冲击对消费、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持久性,而对其它变量的影响相对较为短暂。
  • 详情 股指期货的最优套期保值率:基于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的实证研究
    本文在分析和比较常用的几种股指期货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确定模型的基础上,基于风险最小化模型框架,利用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模拟运行以来的样本数据,通过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误差修正模型以及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四种估计方法,对其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进行了实证测算和绩效比较,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投资策略。
  • 详情 多分辨准确估计高频金融数据的波动与跳
    资产价格通常包含突变,而高频金融数据又不可避免受到市场微观结构的影响含有噪音。文中针对已有文献中高频数据波动估计处理噪音的不足,运用多分辨小波分析检测突变位置、估计突变变幅程度,提出用小波消噪估计累积波动,证明了小波消噪估计波动的收敛一致性。这种多分辨方法同时处理了价格中的突变问题和金融高频数据中的市场微观结构噪音问题,改进了波动估计的准确性。仿真模拟结果显示:同时考虑突变、噪音,用小波消噪估计波动的方法好于其它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上证指数和部分上市公司的高频数据。
  • 详情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风险特征——基于Copula函数的相依风险测度
    本文研究了沪深300股指和股指仿真交易收益率极端风险和相依关系。用DCC-GARCH模型描述了股指期货和现货之间动态的条件相关系数,并以极值分布为边际分布对四种常用的Copula函数进行了拟合,发现Frank Copula的拟合效果最好,其次为Clayton Copula。在此基础之上,对不同组合的VaR和CvaR进行测度,发现投资组合比例与风险之间呈现“U”型特征,这也为套期保值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