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收益

  • 详情 非预期股票收益理论与实证研究__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检验
    本文建立了股票非预期收益定价模型,提出了两个新的度量变量,即表示分析家关于公司会计收益的理性预期的修正变量δPepst/Pt-1 以及市场情绪变量URM,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多变量回归模型,并采用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中国股票市场的有关交易数据、机构收益预测数据和财务数据,来检验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的预测,发现:(1)、总风险与系统风险不能解释股票非预期收益,和Chambers和Freeman(2005)的结论相反,与非预期收益有关的总风险与系统风险也不能解释股票非预期收益。(2)、当期非预期会计收益期初价格比epst/Pt-1 、表示公司会计收益的理性预期的修正变量δPepst/Pt-1 1. 引言 以及市场情绪变量URM构成的三因素定价模型可以完全解释股票的非预期收益。
  • 详情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辨析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提出和运用皆有其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本文通过结合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可靠性和相关性、成本计量和价值计量、损益表观和资产负债表观、会计收益和经济收益等重要概念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这两种计量属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求在对比中深化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理解。
  • 详情 关于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收益预测的实证研究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收益的预测。具体发现如下:第一,随着中国证券市场自九十年代以来的发展壮大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一体化,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预测活动有了很大的增强。分析师人数,被预测的公司数,和年度收益预测数目都大幅提高。这表明国际投资人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在增加。第二,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收益预测的质量较差,体现在和他们对香港,美国公司的收益预测相比,对中国公司的收益预测误差较大,而且分析师的预测之间一致性较低。低质量的预测会为投资人利用分析师预测进行投资决策造成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