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指数

  • 详情 治理溢价、市场预期与投资者学习效应
    本文根据公司治理——经营业绩——市场绩效的理论关系以及投资者的学习效应分析公司治理的影响,基于71项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检验治理溢价的存在性,并从市场预期和投资者学习效应角度分析溢价形成机制。研究显示内部治理溢价显著存在,持有内部治理质量高的公司股票在2002年至2010年间可以获得6.6%的年度平均超额回报率,地区行业治理不存在溢价。原因在于内部治理质量的提高将显著改善下期经营业绩,市场却未能预期到两者之间的作用,相对低估高质量公司的盈余。从而当公司宣告高于预期的盈余时对市场产生正向冲击,存在更高的累计超额回报,而地区行业治理相对稳定,市场更易预期。然而,错误预期不具备持续性,投资者通过学习将不断修正,导致预期逐渐充分。本文为投资者预期的动态调整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为监管机构影响市场预期,提高市场有效性提供了建议。
  • 详情 完善公司治理的路径选择:自主还是强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自查报告的实证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提供经济转型国家公司治理改革路径选择的经验证据,以弥补现有文献主要关注强制性治理而忽视自主性治理的不足。采用2007年925家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调查的86项指标构建的公司治理指数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满足合规基础上的自主性治理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自主治理水平的提高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而且公司绩效、公司规模和负债水平是影响公司自主治理活动的重要变量。
  • 详情 公司治理评价、治理指数与公司业绩:来自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本文基于2003年的评价样本,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 )及其所涉及的六个维度:控股股东行为指数、董事会治理指数、经理层治理指数、信息披露指数、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监事会治理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对总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加权每股收益、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年度增长率、财务预警值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表明拥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股本扩张能力、运营效率、成长能力,有助于增强财务弹性和财务安全性。公司治理中所涉及的控股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治理、监事会治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市公司是否能够拥有一套科学的决策制定机制与决策执行机制,而这将对公司业绩和公司价值产生直接而且深远的影响。
  • 详情 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改进:2002~2006
    本文以 02 年和 06 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自查报告为基础,挑选了18个指标构建了公司治理总指数及四个分指数,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 06 的治理状况相比 02 年有显著的改进,但改进的程度不大。公司治理指数的增加总体上会带来公司 Q值的提高,但对于治理改进较小的公司而言则相反;内生性检验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的完善可能是由于其 ROA的变化而导致的,且对于治理改进较大的公司而言可能还有 Q的原因;对各个分指数的分析表明公司治理对 Q的影响是四个分指数综合影响的结果,而除了公司内控与激励机制以外的分指数都会对 ROA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治理改进的因素分析表明改进主要是由 Beta 系数的降低、融资需求的增加、公司外部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兼并或借壳上市等因素所导致,同时公司 Q的变化并不会导致公司治理状况的显著变化,ROA的变化却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