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

  • 详情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再定位——兼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自贸区改革路径
    立足于现阶段中国发展实际,以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基本逻辑,本文在深刻解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背景、现实逻辑、理论内涵及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发展脉络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定位进行剖析。形成的基本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再生产四大环节与新时期五大发展理念深度融合,深刻揭示出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的新规律、新特征,以系统集成思维开拓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的新境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作为新时代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新高地,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仅是驱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循环中的改革试验田和有力抓手,又是国内发展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开放桥头堡和重要窗口,在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关节枢纽作用。第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模式不仅在经济增“量”上可以发挥重要的改革助推剂效果,更会在经济提“质”方面起到全新的动能引领作用。我们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优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差别化探索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制度红利,引领国内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战略,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用高水平开放实践助推国内外经济良性循环,共同驱动中国经济奔向高质量未来。
  • 详情 监管型小股东的治理效应* : 基于财务重述的证据
    长期以来,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核心,2014 年证监会设立的中证中 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便是为此所做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通过考察投服中心设立对公司 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治理效应以检验这项制度创新的保护效果。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地区的上市公司, 投服中心试点地区的上市公司在试点之后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显著下降。基于手工收集的投服中心真实 行权数据,同样发现被投服中心行权以后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现象确实显著减少。此外还发现,该治理效应 在外部治理环境较差——审计质量较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分析师跟踪人数较少的上市公司中更显 著。进一步研究投服中心作用的实现机理,我们发现投服中心成立后上市公司的法律诉讼风险增加,产生威 慑 效 应 ,是 我 国 现 有 行 政 司 法 体 系 的 有 效 延 伸 ;此 外 ,投 服 中 心 行 权 的 示 范 效 应 带 动 了 股 东“ 用 手 投 票 ”,提 高 了股东大会的整体参与度和中小股东参与度。
  • 详情 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脱实向虚”了吗?——基于陆港通交易制度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重大制度创新,陆港通交易制度在微观层面的政策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内地资本市场引入境外投资者过程中,既可能因优化公司治理机制而抑制非金融企业的“脱实向虚”趋势,亦可能因加剧管理层对短期利益的跟风追逐而加剧了企业金融化。本文以陆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构建错层外生情景的双重差分模型,探讨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本市场开放能够通过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效应和加强外部威慑效应抑制企业金融化;(2)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股权制衡度较低、未交叉上市的公司,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化抑制效应的认知,为资本市场交易制度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增量证据。
  • 详情 资本市场开放影响企业“脱实向虚”了吗? ——基于陆港通交易制度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重大制度创新,陆港通交易制度在微观层面的政策效应 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内地资本市场引入境外投资者过程中,既可能因优化公司治 理机制而抑制非金融企业的“脱实向虚”趋势,亦可能因加剧管理层对短期利益的跟风追逐 而加剧了企业金融化。本文以陆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构建错层外生情景的双 重差分模型,探讨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本市场开放能够 通过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效应和加强外部威慑效应抑制企业金融化;(2)进一步分析发现, 对于股权制衡度较低、未交叉上市的公司,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 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化抑制效应的认知,为资本市场交易制度对 企业金融化行为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增量证据。
  • 详情 韩国指数期权发展的10年回顾与创新借鉴
    韩国KOSPI200指数期权是全球最活跃的衍生品合约。本文认为,按期权权利金收取低廉的交易费用等制度创新是韩国股指期权10年来爆发性增长的根本原因。本文还深入剖析了股指期权推出后对股票市场波动率、资金面、投资者结构、市场操纵行为等方面的影响。韩国股指期权衍生品创新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权证市场与即将推出的指数类金融衍生品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 详情 高质量会计信息会改善资本配置效率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结合Bushman&Smith(2001)的研究框架和我国新兴加转轨的制度背景,以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发现,高质量会计信息能显著降低上市公司投资不足和过度行为,其中应计质量和盈余平滑性在降低上市公司投资不足和过度的作用最为显著。因此,我们应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披露系统的市场基础设施,如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队伍等,更进一步制度创新以更好发挥会计信息在公司资本配置中的作用。
  • 详情 越三跨四奔五:确立我国信息市场型金融制度的途径
    在重新定义金融制度、分析金融制度与金融制度变迁的关系、总结金融制度变迁的一般逻辑规律的基础上,与其它经济改革相比较得出我国现阶段金融制度变革滞后于经济制度变革一个阶段的结论。选择激进方式确立适度超前(“越三跨四奔五”)的信息市场型金融制度是其解决之道,并论证了它的可行性。确立信息市场型金融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加快经济转型、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外部环境三个大层面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实现。
  • 详情 2004--2005年中国货币政策评析和展望
    200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措施突出了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货币政策操作注重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货币政策调控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适时适度调控信贷总量和结构,货币政策执行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货币政策效果既防范了物价高企又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05年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合理增长,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和物价过快上涨,注重以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
  • 详情 设立国有证券投资基金的构想及其意义
    本文阐述了设立国有证券投资基金构想的内容及其意义。认为设立国有证券投资基金构想是在公平、正义理念引导下完成的制度创新。如能实施,则能促进股市的诚信和公平建设;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能切断关联交易的黑手,从根本上遏制虚假包装、虚假重组、以及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财、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能使国有股成为证券市场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和稳定器;能使原国有股通过基金单位在场外的转让而得以间接流通;能使国有股的全流通或减持变得轻松自如;能使社会保障基金获得相当充分的资金补充;并能为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造提供资金支持。所以,其意义十分巨大而深远。笔者满怀信心地期待着它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