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上市

  • 详情 跨境双重上市能否提高公司业绩
    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用单指标(ROA 和Tobin q)和综合指标(采用主成分分 析法将11 个财务指标合成而得)两种比较方法,对2007 年以前完成A+H 双重上市的45 家非金融类公司在A 股上市后的业绩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单指标和综合指标的纵向比较 发现,整体而言,双重上市后公司业绩并未得到提高。在为每一家双重上市公司按一定规则 选取了单纯A 股上市公司作为对照样本后,本文继续采取单指标和综合指标进行横向比较。 结果表明,双重上市第一年的ROA 明显低于对照组,但综合业绩情况好于对照组;而从Tobin q 来看,双重上市公司明显不如对照组。本文认为,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双重上市的 积极效应难以发挥,这导致双重上市难以提高公司业绩。
  • 详情 中国双重上市公司新股首日溢价率差异的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对双重上市公司的 A、B 股新股首日溢价率差异的实证研究发现 A 股市场就 市场因素来说具有较大的投机性,在与市场需求和投资者情绪有关的因素中,“hot issue” 因素对于 A、B股首日溢价率差异的影响比较显著。而且,A、B股招股时间到上市时间间隔 对于 A、B股首日溢价率差异的影响比较显著,时间间隔越长,首日溢价率差异越大。
  • 详情 中国A、H双重上市公司股票定价差异的制度和行为因素分析
    本文利用EC2SLS方法和系统GMM的动态面板模型估计和分析了中国双重上市公司A股和H股的交易价格差异的因素,包括制度层面和投资者心理及行为方面。本文发现,QFII的实施显著提高了H股对A股的相对价格,但是投资者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因素起着较大的影响,国内投资者普遍存在的投机心理和其他非理性的投资理念使得中国H股和A股的价格差异不会在短期内消失。
  • 详情 我国AB股双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变化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46家在上海和深圳同时上市AB股的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司实行双重上市前1年及其后4年的经营业绩的变化趋势以及股权结构和上市顺序对它的影响。研究表明,双重上市当年及其后4年经营业绩显著下降;股权结构和上市顺序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明显。最后,文章提出了改善AB股公司经营业绩的对策建议。
  • 详情 H股折价与信息不对称实证研究
    在中国,外资股市场上的股票价格比相同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的股票价格要低,这就是所谓的外资股“折价”现象。本文以A、H股双重上市公司的H股折价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寻找影响折价及其程度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因素是影响H股折价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并且,A、H股市场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着方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