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效应

  • 详情 生命周期下家庭股票市场参与研究——基于2005-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调查数据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广大普通居民家庭的财富得以快速积累,使更多的普通投资者参与到股票和基金等金融资产的投资中,此背景之下在如何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实现家庭财富的保值与增值就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问题。通常投资者的投资目的和投资策略会因其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或不同年份而不尽相同,而广大普通家庭投资组合选择中所表现出的年龄效应和时间效应汇聚所产生的合力,更会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影响。以家庭股票市场的参与选择作为研究视角,本文选用2005-2007年来自全国23个城市的3870个家庭样本,通过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指标,分析了生命周期效应和年份效应以怎样的方式影响普通家庭的参与决策。首先,研究发现即使控制了财富积累能力和教育程度等因素后,家庭直接参与市场的选择依旧表现出一定的年龄效应,中国居民家庭股票市场的直接参与率随年龄呈现出“钟形”分布。此外,在数据样本的时间区间家庭参与率有明显提高,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居民开始持有股票等风险资产,投资组合逐渐从简单变得复杂。
  • 详情 宏观经济波动下银行资本缓冲行为研究 —来自中国45家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
    增强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减少银行信贷亲周期效应对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宏观经济波动下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调整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2000—2010年我国45家商业银行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面对宏观经济波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呈现出显著的逆周期调整特征,并且其主要是通过增加资本净额的方式实现的,另外,不同特征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逆周期调整行为表现出较大差异,国有银行和大型银行资本缓冲的逆周期特征显著弱于其它类型银行。
  • 详情 中国上市公司违约率的顺周期效应实证研究
    商业银行采用新巴塞尔协议能够加强风险管理,但是当商业银行采用内部模型时贷款供给的波动会加剧宏观经济 的波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顺周期效应。顺周期效应的产生很大的原因是内部模型在计算经济资本各个变量,特别是违约率变 量时考察的时间区间较短(通常为一年)造成的。中国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的历史违约数据较少,这对于定量考察中国商业银行 采用内部模型是否会产生顺周期效应构成一定的障碍。本文通过上市公司的交易数据并利用结构性模型得到了上市公司每年的 违约率,按照时间序列取均值发现2006 年以前上市公司违约率不具有顺周期效应,2007 年的违约率则具有顺周期效应,可能的 原因是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经济脱节。对横截面特征的考察表明我们得到的违约率数据能够很好的区分不同信 用等级的上市公司,因此我们的模型能够反映市场方面的信息,对银行构建信用风险模型也具有参考意义。
  • 详情 中国证券市场高频数据动态特征研究
    本文研究了上海证券市场高频数据的动态特征。首先用可变傅立叶回归证明并过滤出5分钟收益的周期性,并用GHP方法得到了长记忆维数的估计。结果表明,上海股市存在以日为单位的周期性特征和相当显著的长记忆性,这可以用微观市场信息不对称假说和定价机制得到说明。同时,还证明了可变傅立叶回归是分析高频数据的有效手段,是高频数据和低频数据研究方法转换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