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集合竞价

  • 详情 混合撤单模式的设计在开放式集合竞价中的作用: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
    :本文采用博弈论,特别是廉价博弈的思想,以及中国股票市场的数据分析了先允许撤单后禁 止撤单这种混合撤单模式的开放式集合竞价的均衡结果。研究发现,混合撤单模式的设计具有两重作用: 既能减少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又能抑制价格操纵。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证据进一步表明,与 封闭式集合竞价相比,具有混合撤单模式的开放式集合竞价的确能显著增加开盘交易量,并且能提高开 盘前阶段的价格发现效率。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开盘价格确定方面,具有混合撤单模式的开放式集 合竞价是一种更有效率的交易机制
  • 详情 交易前透明度与价格发现效率关系的研究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7月1日开盘由封闭式集合竞价转为开方式集合竞价,文章以此开盘集合竞价透明度提高事件研究交易前透明度与价格发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事件前后的平均交易量、交易金额、流通市值和总市值对比看出事件后市场比较活跃,有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事件前后无偏回归结果系数β的比较分析表明交易前透明提高以后价格发现效率明显提高,交易价格更加有效,促进了价格发现。进一步运用基于方差分解方法得到的定价误差在事件前后也呈现显著性差异,即事件后的定价误差显著小于事件前的,这证明交易前透明度提高以后交易价格偏离有效价格的程度变小,进一步证明事件后价格发现效率确实提高。最后得出文章研究结论,交易前透明度提高以后价格发现效率显著提高。这进一步充实了交易前透明度研究的文献,同时对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更对东亚新兴资本市场证券交易机制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 详情 混合撤单模式在开放式集合竞价中的作用:理论与实证
    本文采用著名的囚徒困境博弈、智猪博弈和猎鹿博弈模型,并借鉴廉价对话博弈的思想,分析了封闭式集合竞价与采用不同撤单模式的开放式集合竞价的均衡结果。进一步,根据模型得到的理论预示,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实施开放式集合竞价机制后开盘交易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开盘前阶段的价格发现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是可撤销订单的开放式集合竞价,还是完全不可撤销订单的开放式集合竞价,单一撤单模式都会影响即时行情信息的可信度和价值,进而导致其均衡结果与封闭式集合竞价的结果类似。反之,如果采用混合撤单模式的开放式集合竞价,则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出现帕累托均衡结果的可能性,增加集合竞价的成交量,并最终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 详情 不可撤单模式开放式集合竞价研究:理论与实证
    在理性预期框架下,本文研究了虚拟成交价、虚拟匹配量和未匹配量在不可撤单模式开放式集合竞价过程中的作用,比较了开放式集合竞价与封闭式集合竞价在私人信息揭示、市场深度、价格波动性方面的差异,并对中国股票市场采用开放式集合竞价机制确定开盘价格前后的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与封闭式集合竞价相比,开放式集合竞价对私人信息的揭示程度更大,并且具有更好的市场深度和更低的价格波动率,但两种机制之间的差异会随着知情交易者比例的增加而减少。
  • 详情 不可撤单模式开放式集合竞价研究:理论与实证
    在理性预期框架下,本文研究了虚拟成交价、虚拟匹配量和未匹配量在不可撤单模式开放式集 合竞价过程中的作用,比较了开放式集合竞价与封闭式集合竞价在私人信息揭示、市场深度、价格波动性 方面的差异,并对中国股票市场采用开放式集合竞价机制确定开盘价格前后的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进行了 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与封闭式集合竞价相比,开放式集合竞价对私人信息的揭示程度更大,并且具 有更好的市场深度和更低的价格波动率,但两种机制之间的差异会随着知情交易者比例的增加而减少。
  • 详情 封闭式与开放式集合竞价研究
    本文分别从理性预期和有限理性的角度对封闭式集合竞价和开放式集合竞价的价格发现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影响定价误差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规模。若所有投资者都理性,那么无论采用封闭式集合竞价还是开放式集合竞价,开盘价均是风险资产真实价值的无偏估计量。开放式集合竞价是否更有效率关键看吸引了什么类型的投资者。虽然噪声交易者和有限理性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可能带来不良影响,但他们的参与会促使更多的理性投资者参与交易,从而使价格发现过程变得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