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价格

  • 详情 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分析(Analysis of China's Economy System Faiure)
    2010年中国一些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幅下降。基于对一些基本经济学思想的理性重构和对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分析叙述,我得出结论,这应该是由于获利消失投资需求和不断增长供给之间的巨大缺口,未来中国将可能爆发金融危机。我建议政府应该减持国有股份。
  • 详情 房地产价格与居民消费 ——基于蚂蚁金服抽样用户的实证分析
    近年来,一方面,我国消费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另一方面,房地产价格整体上升。那么,房价将如何影响了居民消费?利用蚂蚁金服2017年1月到2019年4月100万抽样用户的淘宝消费与“中国百城房价”数据,本文考察了房价对居民消费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房价的上升对消费有抑制作用,且导致了消费降级;第二,流动性约束较高的用户,房价对消费的负向影响更高;第三,上述效应具有异质性,房价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主要作用于享受型消费、对收入较低的群体更加显著、且主要体现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以上结论在多种检验下保持稳健。本文提示了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风险,以及缓解居民流动性约束的重要意义。
  • 详情 逆周期房地产市场波动与政策选择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逆周期波动的特点,与现有理论不一致。通过构建包含企业金融化行为与房地产市场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本文对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实体经济趋于恶化时,面对预期投资收益率的差距,企业减少生产性投资,通过购买金融产品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引起房地产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背离,进而放大了经济波动。进一步的政策分析表明,纳入房地产价格的货币政策规则能够改进福利,但政策效果较弱;盯房地产价格、盯企业金融化程度和盯金融深化的宏观审慎政策更能有效地降低房地产价格波动,并改善社会福利。
  • 详情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控
    本文通过 VAR-MVGARCH模型和变参数模型研究了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分别 与货币供应量、汇率和利率的线性和波动关系,发现:汇率的变化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 的变动会产生显著线性影响,但是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变化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变动的 线性影响不大。尽管货币供应量、汇率和利率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存在波动溢出效应, 但由于它们与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相关性波动剧烈,同时考虑到不断变化货币政策“盯 住”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困难以及有悖于央行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平稳性”的目标, 认为当前最好实施汇率工具去盯住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均值变化,才容易产生显著效 果。
  • 详情 异质信念、通货幻觉和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
    房地产基本价值是由其未来的现金流(即租金)和贴现率决定的,异质信念与通胀幻觉分别从 投资者对房地产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的估计偏差两方面解释了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 本文基于1994—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季度数据,利用时变现值模型估计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价值进而给出 房地产价格泡沫,并检验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异质信念和通胀幻觉都勾勒出了中国房 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画面,但相对于通胀幻觉,异质信念是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主导因素。
  • 详情 政策调控、杠杆率与区域房地产价格
    本文运用全国37 个大中城市自2005 年1 季度至2009 年4 季度的动态面板 数据模型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理论模型得出的关于杠杆率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 同时,文章将 37 个城市划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给予实证,结果得到房贷政策调控 至今效果不佳,及其在三个区域的效果可能不同的主要原因,即杠杆率在房地产价格决定 和波动中的影响及表现形式存在不同。并进一步得出结论:房贷政策调控对一线城市的房 价影响最深,但是房价的表现并非单边的;对二线城市房价的单边影响最大,提高首付比 例和贷款利率都将导致二线城市的房价有所下调;对三线城市的房价影响最小,该区域的 房价上涨更多地是由不断升高的土地交易价格驱动。
  • 详情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控——来自货币供应量、汇率和利率的证据
    本文通过VAR-MVGARCH 模型和变参数模型研究了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分别 与货币供应量、汇率和利率的线性和波动关系,发现:汇率的变化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 的变动会产生显著线性影响,但是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变化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变动的 线性影响不大。尽管货币供应量、汇率和利率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存在波动溢出效应, 但由于它们与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相关性波动剧烈,同时考虑到不断变化货币政策“盯 住”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困难以及有悖于央行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平稳性”的目标, 认为当前最好实施汇率工具去盯住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均值变化,才容易产生显著效 果。
  • 详情 异质信念、通货幻觉和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
    房地产基本价值是由其未来的现金流(即租金)和贴现率决定的,异质信念与通胀幻觉分别从投资者对房地产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的估计偏差两方面解释了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本文基于1994—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季度数据,利用时变现值模型估计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价值进而给出房地产价格泡沫,并检验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异质信念和通胀幻觉都勾勒出了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画面,但相对于通胀幻觉,异质信念是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主导因素。
  • 详情 政策调控、杠杆率与区域房地产价格
    本文运用全国37个大中城市自2005年1季度至2009年4季度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理论模型得出的关于杠杆率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同时,文章将37个城市划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给予实证,结果得到房贷政策调控至今效果不佳,及其在三个区域的效果可能不同的主要原因,即杠杆率在房地产价格决定和波动中的影响及表现形式存在不同。并进一步得出结论:房贷政策调控对一线城市的房价影响最深,但是房价的表现并非单边的;对二线城市房价的单边影响最大,提高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都将导致二线城市的房价有所下调;对三线城市的房价影响最小,该区域的房价上涨更多地是由不断升高的土地交易价格驱动。
  • 详情 纳入资产价格的我国通货膨胀指数研究
    本文研究的是利用支出比重法和动态因子法建立纳入资产价格的通货膨胀指数。通过比较分析1998-2010年纳入房地产、股票和大宗商品等资产价格的通货膨胀指数与当前通货膨胀指数之间的异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目前通胀水平被低估,尤其是在通胀高企的时期;加入房地产、大宗商品价格的通胀指数与目前通胀指数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应将房地产价格波动纳入当前通胀指数,并部分考虑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影响;动态因子法是构建纳入资产价格的通货膨胀测度的较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