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行为

  • 详情 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与金融稳定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为维护金融稳定,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鼓励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如何认识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其机制呢?基于此,本文以2012-2018年所有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披露的每半年度股票资产组合为研究对象,考察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具有较低的业绩敏感性、较低的股价同步性且与未来盈余正相关。(2)在股市异常波动期间的下跌阶段,投资者持股期限与股票价格下跌成反比,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换手率越小),越能缓解股票价格的下跌。这说明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能够显著地稳定金融市场。而在反弹阶段,机构投资者持股期限与股票价格反弹成正比,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换手率越小),越能促使股票价格的反弹,进而促进公司价值回归。(3)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稳定金融的机制在于有效地缓解了市场抛售压力。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能够降低金融市场波动;具有丰富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有助于机构投资者采取长期持股行为,这对促进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 详情 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与股票波动性关系研究——基于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
    机构投资者是市场波动的稳定器还是放大器?如何发挥机构投资者稳定器作用?通过基于股票横截面特征因素,引入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运用横截面OLS回归和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考察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与股票波动性之间的关系,及持股偏好与股票波动性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影响着其与股票波动性的关系,通过提高机构投资者市场比重并不是稳定市场的关键,应通过改善制度环境引导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这样才能使其起到稳定市场、降低市场波动的作用。
  • 详情 民营化、政治联系与国有股权退出
    在竞争性市场中,由于私人所有权比政府所有权具有更高的效率,民营化能够 提高企业的效率。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企业的原国有控股股东在民营化后仍然持有部分股份。 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民营化数据,本文考察了原国有控股股东在上市公司民营化后的持股行为 由哪些因素决定。本文发现,民营企业获取政治联系的动机是原国有控股股东在民营化后上 市公司中持有股份的重要原因。政治联系对于民营企业的价值越大,原国有控股股东在公司 民营化后持有股份的可能性越高,持股比例也会越高,同时在上市公司股东中处于相对越重 要的地位。进一步的证据表明,当原国有控股股东在民营化后上市公司中持有股份时,上市 公司能够获取更多的银行借款,说明这种政治联系为上市公司带来了价值。
  • 详情 家族共同持股对基金管理公司业绩与风险的影响研究
    本文考察了基金管理公司家族共同持股的特征,研究了家族共同持股行为与基金管理公司业绩增长率和基金管理公司风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的家族共同持股行为逐渐严重,家族共同持股行为对基金管理公司业绩增长率和风险呈现倒U形的影响,说明纂金管理公司通过家族共同持股来提高业绩的做法是以风险的增加为代价的。基金家族实行投资总监负责制、共用同一研究团队、基金经理能力有限、业绩操纵等可能的。基金家族实行投资总监负责制、共用同一研究团队、基金经理能力有限、业绩操纵等可能导致家族共同持股,这会增加整个基金家族的风险:基金家族没有控制共同持股行为也表明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一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