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转移

  • 详情 股权质押和债券信用利差关系研究
    股权质押融资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股票市场常见的融资现象,但是一旦 公司股价下跌,股权质押所带来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就会增大,也因此影响到债券 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基于 2007-2019 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新发行的公司债券的数 据,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于新发行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增大新发行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且随着股权质押率的越高, 新发行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越大。而且公司的产权性质和牛熊市不同的市场状态 也会影响股权质押与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的关系。通过对股权质押影响债券利差 的路径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提高债券的信用利差主要是因为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后会提高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从而提高了债券的信用利差。
  • 详情 控制权转移中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利益侵占(博士生论坛征文)
    在控制权转移中,大股东面临着重新选择持股比例和利益侵占的机会,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大股东在不同持股比例下如何调整利益侵占行为,是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建立控制权转移中大股东的利益函数,得出以下推论:(1)控制权转移后,对于经营绩效低下的公司,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其利益侵占行为呈倒U型的关系;(2)控制权转移以后,对于经营绩效改善的公司,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其利益侵占行为呈倒N型的关系。最后,本文选取2001—2007年通过股权协议转让的方式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作为检验样本,通过单变量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较好地支持了上述推论。
  • 详情 控制权转移、股权分置改革与自愿性信息披露
    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市2004-2006年发生的第一大股东股权转让事件为研究对象,以股权分置改革(股改)为背景,研究这些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状况。控制权转移公司和未转移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不存在显著差异,控制权转移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不稳定;股权分置改革促进了自愿性信息披露,契约理论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有较好的解释,制度设计是提高公司透明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总体上不高,需要加强投资者保护
  • 详情 控制权协议转让是有效率的交易吗?--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3年控制权协议转让的实证研究
    企业控制权协议转让是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最为主要的方式,这种直接的交易方式是否可以使企业控制权资源转移到更为有效的控制者手中呢?本文分析认为:在投资者保护不足的环境下,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协议转让中存在较多的无效率交易;并且,协议转让的股权比例越低,产生无效率交易的可能性越大。本文以 2000-2003年期间发生控制权协议转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支持上述关于控制权协议转让效率的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