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 详情 政策赋能、数字化转型与企业ESG
    本文基于2010—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从数字经济的视角,探讨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与企业ESG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ESG绩效,激发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动力,尤其是对企业的环境治理(E)和社会治理(S)维度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体现了数字化政策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企业规范约束的作用。第二,机制研究表明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使明显促进了当地企业的数字化程度,此外,区位导向性政策可以有效规范约束企业数字化转型,从而促进企业ESG绩效的提升。第三,大数据试验区能够更好地促进东部地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非高新技术企业,并未实现均衡发展,仍存在区域和企业间差异。本文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解以大数据试验区为代表的数字产业政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效果,也为地方政府依托大数据试验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深度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 详情 从信息经济学谈全球数字金融发展趋势
    本文分析了全球数字金融的发展趋势,提出监管科技和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增强,数字货币将成为经济运行的基石,传统经济理论的边界被迅速拓展,以及纸币消失与“金融元宇宙”的诞生等五个趋势,并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传统经济结构、数字经济理论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冲击与挑战,并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辩证阐述了不确定性的含义,认为数字金融的发展将激发新质生产力,为创新和变革提供潜能。
  • 详情 在共识博弈(consensus game)框架下针对区块链生态共识均衡存在的刻画和应用
    本文的目的是建立刻画区块链生态系统行为表现的 “共识博弈” (Consensus Game) 的一般框架,并针对 “矿池间隔博弈 ” \ (Mining Pool Gap Game)的 “共识均衡” \ (Consensus Equilibria) 的存在性进行刻画和解读,然后通过共识博弈这个新概念来建立和解释区块链平台本身的稳定性在挖矿间隔行为出现的 情况下在基于共识均衡存在的这个意义上的正面回答。这里,“间隔博弈”\ (Gap Game) 所在的区块链生态是指基于中本聪\ (Nakamoto) 在\ 2008 年提出的 “工作量证明” 作为基本的共识原则的挖矿平台。特别地,本文首先在一般激励机制条件下,基于区块链生态中的共识博弈框架,对挖矿间隔行为可能出现的情况下,建立了在一般激励相容机制条件下的共识均衡点的存在性结果和对应区块链生态能够持续运转的稳定性解读书, 然后结合在 “挖(币)矿” \ (Mining Bitcoin)工作中涉及到的工作费用、奖励机制和挖矿能力这三类主要因素,从挖矿工(组)收益的角度, 针对不同嵌入场景对挖矿工(组)的 “间隔博弈行为” \(Gap Game Behavior) 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解读和分析。本文的理论结果和案例分析表明,结合不同挖矿场景相合适的激励相容机制, 共识博弈(均衡)这个概念可以在理论的层面(即,不需要情景数据模拟结果的支持),能够得到或形成针对不同场景下的挖矿行为的解释和解读。此外,我们有理由期待和相信,结合影响挖矿(组)收益相关的要素因子,共识博弈可以帮助我们构建对应的合适场景的激励相容机制,通过刻画挖矿工(组)出现的诸如 “间隔行为”, “分叉链”, “矿池攻击” 等(不良)行为,支撑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并对共识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能够起到推进作用。
  • 详情 数字经济提升了绿色创新效率吗?——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本文通过测度2011-2019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的数字经济和绿色创新效率水平,探讨了数字经济提升中国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效应及机制。通过指标替换和不同计量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同时使用各城市与杭州的球面距离和数字经济词频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人力资本高级化两个角度,检验数字经济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该结论在引入工具变量进行稳定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的研究显示,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人力资本高级化是数字经济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重要传导路径。最后,本文从区域分布、城市资源差异、城市层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具有异质性。本文的研究对发挥数字经济的绿色价值、改善资源配置、深化认识数字经济的低碳价值和兼容反哺效能、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详情 普惠金融会怎样影响环境污染
    普惠金融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2011-2017年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国家统计局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数字金融的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地域异质性。首先,通过基础回归分析发现普惠金融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削减效应。其次,引入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作为中介变量进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普惠金融对居民生活水平提升起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生活水平对环境污染的正向中介效应,仍会造成污染加剧。然后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边远地区,普惠金融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进行总结,填补普惠金融领域的研究空白,为政府在提升经济效率的同时协同生态环境提供启示与建议。
  • 详情 数据机构在金融领域的功能及监管研究
    近几年, 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明显趋势。 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海量数据需求, 促使数据行业快速成长。 而数据机构作为数据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不断地渗入到金融服务领域之中, 改变了金融行业的结构, 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同时也产生了包括数据隐私泄露、 算法歧视、 数据垄断等在内的一系列风险。 如何做到既鼓励金融机构利用数据机构的服务实现产业赋能, 又有效规避双方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成为了大数据时代金融监管的研究热点。 本文首先按照金融机构与数据机构合作的四大主要应用场景具体分析了数据机构在金融领域的功能, 以及双方在开放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其次, 本文选取美国、 欧盟、 英国、 新加坡、 中国香港五个代表性国家和地区详细梳理了国际上为了防范第三方数据公司为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相关的监管经验。 最后, 借鉴国际经验, 结合国内对于金融领域第三方数据公司的监管现状, 以及我国国情, 提出四点监管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