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

  • 详情 A股关联公司的股票动量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分析师共同覆盖的视角
    本文基于有限注意力假说, 用分析师共同覆盖构建公司相关性, 检验了 A 股市场关联公司之间股票的动量溢出效应. 研究发现, 以共同覆盖分析师数量作为权重构建的关联公司股票加权平均收益率, 能正向预测焦点公司未来 1∼12 月的收益率, 基于关联公司收益率构建的多空组合可获得 10%∼12% 的年化超额收益; 在截面回归中, 关联公司动量溢出效应较同行业或同地区公司的动量溢出效应更强. 异质性分析表明, 在拥有更多分析师共同覆盖、非明星或低学历分析师共同覆盖, 以及焦点公司股票被更多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持有时,关联公司动量溢出效应更强, 说明该效应的成因与分析师和投资者的有限注意带来的行动迟缓和反应滞后相关. 本文的工作对 A 股市场跨资产动量效应给出了全新证据, 对市场监管与投资者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 详情 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与金融稳定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为维护金融稳定,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鼓励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如何认识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其机制呢?基于此,本文以2012-2018年所有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披露的每半年度股票资产组合为研究对象,考察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具有较低的业绩敏感性、较低的股价同步性且与未来盈余正相关。(2)在股市异常波动期间的下跌阶段,投资者持股期限与股票价格下跌成反比,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换手率越小),越能缓解股票价格的下跌。这说明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能够显著地稳定金融市场。而在反弹阶段,机构投资者持股期限与股票价格反弹成正比,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换手率越小),越能促使股票价格的反弹,进而促进公司价值回归。(3)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稳定金融的机制在于有效地缓解了市场抛售压力。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能够降低金融市场波动;具有丰富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有助于机构投资者采取长期持股行为,这对促进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 详情 分析师利空关注与公司投资效率:“萝卜”加“大棒”
    本文以2009-2020年针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485,366份分析师报告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分析师利空关注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分析师的利空关注会同时抑制过度投资和缓解投资不足,对公司投资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第二,当公司面临较大的卖空压力时,或分析师能力和努力程度更高时,分析师利空关注对公司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突出。第三,基于双重纠偏LASSO(DoublyDebiasedLASSO)回归对影响机制的遗漏变量控制后,发现分析师利空关注对投资效率的积极影响同时存在卖空压力的“大棒效应”以及信息增强的“萝卜效应”。第四,基于因果路径分析法,对多个机制间相互重要性和关联性检验后发现分析师利空关注的“萝卜效应”要强于“大棒效应”,而机构投资者的直接作用要强于资本市场的间接作用。本文为探讨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提供了新视角,补充了中国情境下分析师关注影响公司投资效率的经验证据。
  • 详情 ESG评级能抑制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ESG投资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国内企业也在ESG理念下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2009年-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旨在研究ESG评级能否抑制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研究结果发现:第一,ESG评级提升能抑制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在采用公司、年份双向固定效应、替换核心变量、倾向性得分匹配后回归以及时序关系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与上述结论一致。第二,将企业信息透明度、应计盈余管理、被分析师关注程度来衡量机构投资者面临的企业信息环境,并分别进行机制分析。结果表示,ESG评级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抑制作用受到投资者面临的信息环境即企业信息质量的影响,ESG评级能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抑制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第三,ESG评级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抑制作用呈非线性关系,企业在较低的ESG评级基础上提升评级对于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抑制效应更强。
  • 详情 企业金融化与研发创新:“固本之垒”还是“舍本之患”?
    企业金融化业务发展对于企业来说究竟有何种效应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利用 2007-2021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数据,从非线性关系视角,考察了金融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发现,随着金融化水平的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呈现先升后降的倒 U 型关系,并从产权性质、融资约束程度和市场竞争力三方面进行了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分析了企业配置金融资产对研发人员投入及研发技术投入的影响。从作用机制上看,机构投资者参股稳定性随金融化程度的增加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即稳定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能促动企业增加创新投资。
  • 详情 A股关联公司的股票动量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分析师共同覆盖的视角
    本文基于有限注意力假说,用分析师共同覆盖构建公司相关性,检验了A股市场关联公司之间股票的动量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以共同覆盖分析师数量作为权重构建的关联公司股票加权平均收益率,能正向预测焦点公司未来1~12月的收益率,基于关联公司收益率构建的多空组合可获得10%~12%的年化超额收益;在截面回归中,关联公司动量溢出效应较同行业或同地区公司的动量溢出效应更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拥有更多分析师共同覆盖、非明星或低学历分析师共同覆盖,以及焦点公司股票被更多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持有时,关联公司动量溢出效应更强,说明该效应的成因与分析师和投资者的有限注意带来的行动迟缓和反应滞后相关。本文的工作对A股市场跨资产动量效应给出了全新证据,对市场监管与投资者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 详情 四板“转板”对上市公司 IPO 抑价及股票收益波动率的影响研究
    区域股权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下的拟上市企业规范辅导平台,能够对公司进行优化培育,为未来上市做好准备,企业也可以在此获得一定的公众关注度,提升社会影响力。本文以 2010 年 1 月-2022 年 4 月从区域股权市场转板至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研 究对象,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选取样本,实证研究了公司“转板”对首发后股价及其收益波动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投资者关注度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回归结果表明,“转板”公司的开板日 IPO 抑价更高,且在上市后的一年内高抑价持续显著,此外“转板”公司短期内的股票收益波动率也更高。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公众投资者关注度在“转板”对 IPO 抑价和收益波动的影响中发挥传导用,而机构投资者关注度无此效应。
  • 详情 公募基金改善了市场定价效率吗——持股基金质量与股票收益
    公募基金是实现个体投资者机构化,以达到改善市场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忽略了基金管理能力存在差异,现有的文献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公募基金可以改善市场定价效率。本研究以 2005-2020 年中国市场数据为基础,构建了股票的持股基金质量指标(而非权重),并研究了该指标对未来表现的预测能力。实证结果表明具有较好持股基金质量的股票表现显著优于较差的股票,基于该指标构建的套利组合可以获得年化 14%左右的超额收益,且该现象不能被基金持股权重、中国市场系统性风险和其他定价异象所解释。本文首次发现了公募基金提高了市场定价效率的直接证据,拓展了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的研究。实证结论意味着市场中仅有一部分具有有效管理能力的基金改善了市场质量,因此优化基金产品评价以提高市场资金配置效率对于加强散户投资“机构化”的正面作用有着深远意义。
  • 详情 监管型小股东的治理效应* : 基于财务重述的证据
    长期以来,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核心,2014 年证监会设立的中证中 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便是为此所做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通过考察投服中心设立对公司 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治理效应以检验这项制度创新的保护效果。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地区的上市公司, 投服中心试点地区的上市公司在试点之后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显著下降。基于手工收集的投服中心真实 行权数据,同样发现被投服中心行权以后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现象确实显著减少。此外还发现,该治理效应 在外部治理环境较差——审计质量较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分析师跟踪人数较少的上市公司中更显 著。进一步研究投服中心作用的实现机理,我们发现投服中心成立后上市公司的法律诉讼风险增加,产生威 慑 效 应 ,是 我 国 现 有 行 政 司 法 体 系 的 有 效 延 伸 ;此 外 ,投 服 中 心 行 权 的 示 范 效 应 带 动 了 股 东“ 用 手 投 票 ”,提 高 了股东大会的整体参与度和中小股东参与度。
  • 详情 关于我国证券市场注册制下若干配套政策改革的研究
    每个国家有能力创业并做大做强成为企业家的都是极少数人,企业家是宝贵的国家战略资源;他们发展需要资金,到资本市场融资,是国家人民利益所在,理所当然要支持。但也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少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道德水准同普通群众没有太大不同,上市为了圈钱套也是有的。我国14亿人口,无风险识别能力群体庞大,股市散户主导;严监管,失去活跃度,企业难融资;放松监管,垃圾概念漫天飞。过去现在和将来很长时间内,二级市场都很难实现总体上的等价交换。过去上市的大多是国企,国有股减持还能充实社保,都是公共利益;存量股份二级市场简单全流通说得过去。而今来上市的是清一色的民营企业,越垃圾越贵越减持越涨,股市集腋成裘让极少数人一夜暴富,于情于理都说不通。眼下原始股上市流通的注册制已经行程近半,相关配套监管如不尽快跟上,近2亿个家庭、8亿人口的财富难免被极少数海内外机构和私人老板们反复收割,批量制造富翁大量制造新生贫困人口,整个国家社会阶层有形成目前香港倒金字塔型社会的危险:极少数人富可敌国,绝大多数人却贫穷潦倒,其后果党国家和人民无法承受。必须站在国家人民利益立场,寻求最大公约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资本市场改革要以国体政体为中心,要以等价交换和公平交易为条件,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证券市场既要大力支持企业家融资,发展经济,又要抑制其一夜暴富的利益冲动。建议证券市场注册制下辅以如下配套政策:非公有制企业上市增加骨干员工持股强制性条款,上市公司存量股份改大宗交易平台封闭流通,以强制信托责任大力发展负责任的爱国机构投资者,将新股上市审批权归还给人民,革新红利税,改造监管队伍,强化一定温度下的严监管,以持续现金分红能力作为退市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