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

  • 详情 基于新型农村金融视角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研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机构。2005年,人行启动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2006年以来,中国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确立了新型农村金融的准入政策、运行机制和监管措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较快发展。
  • 详情 基于P2P平台的创新型公益助农金融模式探究
    】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议题,也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农村金融的带动,尽管近几年 我国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例如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已经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局部地区的问题还没得到完全的解决,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由 于市场经济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导致落后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仍存在较多问题。而在这种情况下,在市场的驱使下盈利性企业单位不 可能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所以仍强调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失效,因此我们需要公益慈善行为作为市场化的补充。 本文试图提供一种政府扶持下新型的P2P公益性助农贷款模式,在此模式下,发挥政府的作用,对现有市场下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补充和完 善,鼓励公益性金融机构填充农村市场的空白,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管理,激励资金流入到需要特殊帮扶的农业部门和农村弱势群体,弥补市 场经济的缺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详情 社会经济特征、竞争优势与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来自我国278家村镇银行的经验证据
    本文使用2006-2009年2029县(市)的数据,对我国278家村镇银行网点选址的因素进行了经验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表征社会经济特征的人均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比例、就业人数和村镇银行选址正相关。表示竞争优势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和村镇银行选址正相关。这表明了当前我国村镇银行选址偏好于经济发展良好地区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竞争优势定位于农业产业。此外,村镇银行选址偏好于信息化水平高的地方。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要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政策支持,激励其到贫困地区积极开展涉农业务;同时要发展农业产业,着力培育整合大型农业企业;要加大信息推广力度,以推动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
  • 详情 从村镇银行定位问题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方向
    近年来,为发展新农村建设,政府开始着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村镇银行就这样孕育而生。本篇论文是本人对2008年7月在湖南湘乡的实践活动调研成果的个人分析总结。目前湘乡农村金融供求并不对称,体系中很多地方亟需改革。在现有情况下,作为改革试验产物的村镇银行的实际定位与目标定位有所偏差,虽有积极一面但却只发挥了有限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作者经过思考,试图探讨出其理想的定位,并对于商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如何统一这一命题提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