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 详情 文化、信任与企业社会责任
    本文考察民族文化多样性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基于各省份不同民族的人口比例,衡量各地区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结合润灵环球企业社会责任(CSR)数据,我们发现:第一、民族文化多样性对于 CSR 存在双刃剑效应。在民族文化多样性较低的地区,其显著提升了 CSR 履行效果;而在民族多样性较高的情况下,表现为更高的民族文化多样性降低了 CSR 履行效果。第二、引入族际通婚率作为工具变量,在控制可能的内生性之后,民族文化多样性与 CSR 之间的负向关系依然显著。第三、地区信任程度对于前述关系存在显著的边际影响。随着信任程度的增加,民族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正效应逐步减弱;地区的语言多样性则在边际上显著加强了民族文化多样性对 CSR 的负向作用。最后,在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并引入汶川地震这一外生冲击之后的企业捐赠数量,我们发现本文结论仍然稳健。
  • 详情 从中国“众”字说开去:处置效应的民族文化心理分析
    “处置效应”在全世界各国的投资者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但中国证券投资者中表现特别明显。中国证券投资者的处置效应行为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相关,特别是与中国人的好面子文化和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相关。中国证券投资者三个主要投资行为,即过于自信形成的短线操作行为,过于自卑形成了从众行为和过于看重社会关系中的面子而放弃自我的处置效应行为,三者在一定条件下是互为表里相互加重的关系,三者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交互作用,其突出的表现就是短线操作特别频繁。
  • 详情 汉字: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偏差的文化成因
    语言文字表达人的思想,反映着人的内心世界,先验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日常生活。汉字是汉语的载体,是汉民族文化的纽带和象征,是汉民族社会成员生命中须臾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论你是否喜欢,无论你是否情愿,每一个学习汉字长大的人,都无法摆脱汉字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以及汉字背后亘古绵绵的文化传统。汉字沉淀了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由于汉字日积月累的作用,中国投资者的形象化思维以及形成的心理群体对证券市场影响深远。中国投资者由于语言文字训练形成的心理障碍,即理性的投资理念与情感化的投资行为的冲突,从而导致的行为偏差,这与世界各国投资者的行为偏差成因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