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跌停板

  • 详情 创业板改革,非理性投资者和磁吸效应
    本文针对股票涨跌停板的磁吸效应现象提出了一个新的成因——非理性投资者的追涨杀跌和过度交易行为。我们使用投资者密度构建了包含异质理性和非理性投资者的均衡价格模型,发现非理性投资者供需密度超过一定阈值时,股票的期望价格变动会出现磁吸效应,非理性投资者供需密度进一步增加时,磁吸效应会减弱。我们使用中国创业板市场股票的分钟级数据实证检验,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事件作为自然实验,发现投资者供需密度的变化可以解释改革前后上涨和下跌磁吸效应变化方向不一致的现象,补充了流动性需求无法解释的空白。研究还发现信息披露质量更差的股票,其磁吸效应更弱,这和理论模型结果是一致的。
  • 详情 中国股票市场杠杆效应与涨跌停板制度的实证分析
    本文针对股票市场收益率数据序列的ARCH特性,使用EGARCH模型,对自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的指数收益率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收益率波动非对称性即杠杆效应。通过引入涨跌停板制度变量进行分析检验,揭示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的波动非对称性是动态变化的,限制涨跌幅度对杠杆效应有着显著的增强作用;说明交易制度因素对股票市场的波动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 详情 有关中国股票扣减率的研究
    本文利用风险价值(VaR)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包括对个股存在日涨跌停板限制,异方差现象明显和流动性假象等,建立了一个同时考虑了个股价格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风险度量指标――扣减率模型,然后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上大部份股票在波动性和流动性方面表现比较相似,没有明显的层次之分,此外,股票在波动性和流动性方面表现不太稳定,市场上不存在一批市场表现稳定突出的蓝筹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