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股利政策

  • 详情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本文以2001-2010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用留存收益/股东权益RE/TE作为企业生命周期的代理变量,运用面板数据的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发放现金股利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本文建议证监会在制定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时,应该考虑公司所属行业的生命周期,并且积极引导上市公司建立科学的利润分配管理机制。
  • 详情 QFII能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吗? ——来自2008-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本文通过搜集2008-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十大股东和十大流通股东数据,研究了QFII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QFII偏好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而分红的公司也能够吸引QFII持股;(2)QFII持股能够促进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的提高,但是具有更高现金股利支付率的上市公司并不能吸引更多的QFII持股。上述结果表明QFII在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引入QFII制度有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 详情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投资者偏好的关系研究
    根据中国特殊的二元股权结构,在公司特征变量(公司规模、投资机会、盈利能力)的基础 之上,加入描述资本结构和股本结构两个变量,同时在控制变量中加入描述特质风险的变量,通过 Logistic 回归发现,六个变量均对中国现金股利政策有显著影响,且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好的上市 公司越倾向于支付现金股利,而投资机会越多、资产负债率越高、流通股比率越大、特质风险越大 的上市公司越不倾向于支付现金股利。将考虑特质风险的股利支付倾向变动和投资者偏好进行线性 回归,结果表明,当特质风险被控制后,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迎合投资者偏好。
  • 详情 股权分置、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
    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两个时期为背景,利用2003-2008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全面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终极所有权结构和现金股利政策各自的变化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实证结果证实:股权分置改革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有属性的最终控制人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侵占的动机,但并没有改变最终控制人利用现金股利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进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现实。
  • 详情 行业因素影响上市公司首发现金股利决策吗?——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面临企业发展和监管政策的双重约束,我国上市公司首发现金股利的决策依据是什么?行业因素是 否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取2001-2008 年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以及实证设计,系 统性地从行业的股利分配、行业的竞争程度、行业的成长性以及行业的自信水平四个维度研究了行业因素 对上市公司首发现金股利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行业整体的股利分配对上市公司首发股利产生显著 的正面影响,表明上司公司股利的首次发放具有行业“追随效应”;(2)行业的成长性和行业的自信水平对 上市公司的首发现金股利产生负向影响,但行业竞争程度并没有对上市公司首发股利产生显著影响;(3) 半强制分红政策强化了行业因素对上市公司首发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