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

  • 详情 全球强制性ESG披露政策与中国供应商企业气候信息披露——基于中国出口贸易的证据
    气候信息披露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促进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合并中国上市公司和海关数据,基于各国强制性ESG披露政策的自然实验,考察其对中国出口供应商企业气候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目的国强制性ESG披露政策对中国出口供应商企业气候信息披露具有增进效应,供应商企业的主动模仿和客户倒逼是重要的实现机制。异质性检验发现,当中国出口供应商为污染型企业、面临较高的外部环境关注度,及目的国强制性ESG披露政策执行更为严格时,政策效果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出口供应商企业气候信息披露的完善不仅有助于增加企业对实行强制性ESG披露政策国家的出口,而且能够提升供应商企业未来的经营绩效。本文丰富了气候信息披露影响因素与实现机制的研究,增强了对强制性ESG披露政策的理解,对构建可持续供应链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启示。
  • 详情 中国企业全球人才管理的法律合规与数字创新
    全球化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全球人才管理格局,对中国企业而言,国际法律环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深入剖析国际劳动法、税收法规、数据隐私保护以及跨文化法律差异后可知, 国际法律的复杂性不仅影响企业的人才吸引、 管理与留用政策,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中国企业需要构建全面的全球法律合规治理体系、培养跨文化领导力、优化全球薪酬与激励机制、借助数字化技术提升人才管理效率以及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期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从而塑造更具活力与包容力的国际商业生态体系。
  • 详情 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企业升级困境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气候政策在中国经济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有文献已经关注到气候物理风险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但较少考察政策维度的气候风险即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公司层面的气候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并考察了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会诱发企业升级困境,显著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气候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每上升 1 个标准差,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约5.2% 个标准差。机制分析表明,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会挤出实体投资和绿色创新投资,挤入金融投资,从而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气候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在风险传导较强、风险应对较差以及政策引导比较薄弱的企业中更加显著。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气候政策不确定性所导致的企业升级困境会弱化其市场竞争力和价值链话语权。文章研究表明,政府应关注气候政策不确定性问题,通过营造更加稳定的气候政策预期来缓解企业升级困境。
  • 详情 A Review of the Business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anada and China
    Problem-solving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purposes of many companies. The business culture of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basic rule for enterprises to solve many problems in their development. The business culture of an enterprise reflects the fundamental value of employees. This article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what business culture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usiness culture of Chinese and Canadian enterprises, 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business culture of the two enterprises. Confucianism profoundly influences the business cultur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Confucianism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China’s business cul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f Canadian enterprise groups have their particular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usiness culture of enterprises in the two countries. It is also essential for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corporate culture. In addition, the author critically analyzed China and Canada’s business culture and summarized their respective shortcomings. At the practical level, this paper can provide more stable business culture construction considerations for enterprises. Nowadays, many successful enterprises offer better customer services with their unique business cultur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 genuinely successful enterprise is often reflected in its services. Competitive services will bring more economic returns to enterprises. Therefore, for enterprises, a thriving business culture is crucial. [译]解决问题是众多企业的基本宗旨之一。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发展中解决诸多问题的重要基础准则。企业文化反映了员工的基本价值。本文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企业文化介绍、中加两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和两国企业文化的对比分析。儒家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的企业文化,并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加拿大企业集团的组织文化特征具有其独特性。了解两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便于读者理解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此外,作者对中加企业文化进行了批判性分析,总结了各自的不足之处。在实践层面上,本文能够为企业构建更为稳健的企业文化提供考量。如今,众多成功的企业以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作者认为,真正成功的企业,其竞争力往往体现在服务上。具有竞争力的服务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回报。因此,对于企业而言,繁荣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
  • 详情 Navigating the Post-COVID Market: A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Foreign Trad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This paper aims to evaluate the market prospects for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 region of China in the post-COVID era. Despit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pandemic, the market outlook for PRD is positive with global economy projected to recover and high demand for high-tech products such as elect ronics, machinery, and chemical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PRD businesses have adapted to changing market conditions and disruptions in the supply chain,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Dual Circulation” strategy presents new opportunities for PR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by boosting domestic consumption and market demand. To maintain competitiveness, businesses in the region need to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and take advantage of market opportunities. [译]本文旨在评估后疫情时代中国珠江三角洲(PRD)地区外贸企业的市场前景。尽管疫情带来了挑战,但PRD的市场前景仍然乐观,全球经济预计将复苏,发达国家对电子、机械和化学品等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也很高。PRD企业已经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和供应链的中断,而中国政府的“双循环”战略通过促进国内消费和市场需求,为PRD外贸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为了保持竞争力,该地区的企业需要适应新常态,并利用市场机遇。
  • 详情 国内大市场优势与企业自主创新
    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提出是我国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变化、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举,这需要我国企业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中探寻发展机遇。文章利用改进的市场潜力反映国内大市场的需求优势,进而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专利数据库和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匹配数据,探讨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国内大市场优势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国内大市场优势可通过降低企业平均成本、促进产业链技术外溢和提升中间品共享效应等渠道显著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该结论在使用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和我国清代各州、府、县衙门数据进行内生性分析、考虑样本极端值及更换核心变量后的估计中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国际市场强化了国内大市场优势对企业创新的提升作用,现阶段国内、国际市场之间呈现出明显的互动趋势。国内、国际市场对企业创新的协同影响效应因企业所在行业类型、企业贸易类型、内外资类型及专利类型而具有较大差异。文章结论对于中国企业依托国内统一大市场优势构建自主可控的创新体系,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详情 金融能级与城市产业创新竞争力:城域分化与耦合协同
    城市产业创新竞争力与所在区域的金融能级水平密切相关。文章利用 2012 — 2019 年289 个地级市数据,就金融能级扩容对城市产业创新竞争力作用机制、城域差异及耦合匹配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研究发现:(1)金融能级扩容能显著提升城市产业创新竞争力,且金融能级的规模广度和效率效度的赋能优势要显著优于结构深度。(2)金融能级通过降低城市主体平均融资成本、促进城市产业主体活力、优化城市金融服务创新能力来驱动城市产业创新竞争力的提升。(3)不同功能定位及产业基础的城市金融能级对其产业创新竞争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城域分化及空间溢出效应,各城市金融能级与产业创新竞争力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呈现提升趋势,国家级重点城市群内的城市在金融能级和产业创新竞争力方面的耦合协同度明显优于其他区域。
  • 详情 企业金融化与研发创新:“固本之垒”还是“舍本之患”?
    企业金融化业务发展对于企业来说究竟有何种效应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利用 2007-2021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数据,从非线性关系视角,考察了金融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发现,随着金融化水平的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呈现先升后降的倒 U 型关系,并从产权性质、融资约束程度和市场竞争力三方面进行了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分析了企业配置金融资产对研发人员投入及研发技术投入的影响。从作用机制上看,机构投资者参股稳定性随金融化程度的增加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即稳定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能促动企业增加创新投资。
  • 详情 企业创新会影响股权资本成本吗?——基于LDA主题模型分析的经验证据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主题模型分析,构建基于分析师报告的创新测度指标,实证检验企业创新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显著降低了股权资本成本,并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高研发支出、低专利授权、高组织冗余以及低媒体关注度的企业而言,创新对其股权资本成本的削弱效果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够通过增强竞争力以及提高信息透明度来降低股权资本成本,且能够缓解融资约束。本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观测企业创新行为,同时为企业降低股权资本成本提供了经验证据。
  • 详情 知识产权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合
    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内在驱动力,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引领,科技创新需要金融资本的催化,资本市场对于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知识产权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合历程。首先解释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内涵,然后梳理了知识产权资本化的政策指引,接下来介绍了常用的知识产权金融工具与举措,最后阐述了知识产权与多层次资本市场融合的情况。回顾我国十余年来知识产权与资本市场融合的实践历程,进行经验总结,能够为各市场主体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