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什均衡

  • 详情 探析房地产企业与银行的合作博弈
    自1998年我国取消福利住房改革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市场,它涉及到许多利益主体的博弈。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近年来,房地产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博弈逐渐成为焦点。多数文献主要研究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将则主要通过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来探析银行和房地产企业的合作博弈过程及其可行性,并就如何促进两者之间的合作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 详情 保险诚信的制度分析
    本文首先根据目前国内保险市场缺乏诚信的现状,提出“如何设计我国保险市场的诚信制度?”的命题,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学者,如斯坦福经济系教授青木昌彦等文献的综述,引出保险诚信制度就是“保险诚信制度是博弈重复进行的、共有信念的和自我维系的系统”这个研究视角。通过博弈分析,得到结论:在经济人假设下,保险诚信的重复博弈无法实现纳什均衡,即无法构建保险诚信制度。在此基础上,笔者创造性地把传统、文化、社会心理等这些不可观测的因素作为嵌入性制度约束条件纳入到保险诚信的重复博弈之中,并以 2007 年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的机动车辆综合险数据检验了它们对构建保险诚信制度约束性作用;探索了如何把“博弈论”纳入制度分析的框架之中;最后,为了克服保险诚信的“社会陷阱”,笔者从政府干预经济、产权制度、制度安排与制度结构关系、诚信的“文化变迁”、制度的诱致式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关系等理论视角出发,提出构建保险诚信制度的政策建议。
  • 详情 浅析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博弈行为
    银行业是一个时时、处处充满着博弈的行业,中国的银行业是一个垄断性很强,但又产品同质化程度很高,竞争性很强的行业,具有少数企业垄断的市场模式的特征,尤其需要引入博弈论的经营策略。笔者以博弈论的若干基本方法来分析银行业经营中的一些决策行为。
  • 详情 合理的汇率制度一定要保证内外均衡吗?
    本文利用汇率制度战略选择的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最优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这对我国政府如何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通过确立最优的汇率制度,进而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 详情 证券设计与风险资本融资
    我们证明可转换债券可以解决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之间双边的道德风险问题,通过适当的合约设计双方的最优努力水平将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对应于阶段融资,风险投资中的证券应设计为阶段性的次级债权合约加上认股权证,由于逆向选择的原因次级债权并不会要求过高的利息。风险投资家通过增强附属条款和获取控制权得到了风险补偿,但这削弱了债权的显性激励特征。出于声誉以及后续融资的考虑,尽管没有显性激励,创业者前期的努力也严格为正。阶段融资随时保持退出的权利对创业者产生了激励,但也可能诱使创业者粉饰业绩。
  • 详情 西部开发投资的动态博弈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在完全信息假定下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与企业在西部开发投资的博弈过程,给出了博弈的均衡解,并运用数据分析了西部开发不同时期的投资博弈情形,揭示了开发初期企业投资不积极的根本原因。最后依据博弈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一些对西部开发的政策建议。
  • 详情 政府干预下的国有公司行为扭曲与市场监管模式构建
    中国的国有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受政府管制的影响颇深,因此当前研究政府干预下的国企行为扭曲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政府干预下国有公司行为扭曲的微观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不恰当的规制一方面破坏了分离均衡的甄别机制,导致国企低效率与社会剩余减少;另一方面又引起其时间路径出现非正常振荡,而监管收敛于最大成本。然后在官员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国企经营者的效用函数,并尝试利用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模型,为国有公司设计一套合理的强制性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