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变化

  • 详情 股权结构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周期性特征吗? ——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
    基于我国32家商业银行2003-2011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银行信贷行为对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的反应,并考察了股权结构变化对其所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的信贷总量增速和中长期贷款占比表现出逆周期特征,短期贷款比例与之相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国有股占比的提高均会强化银行信贷总量增速的逆周期性,外资持股比例的增加则会弱化该特征;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国有持股比例较高的银行会加强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外资股占比较高的银行则会削减短期贷款投放规模。
  • 详情 “价格粘性”条件下我国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
    本文分别研究了“有价格粘性”和“无价格粘性”两种条件下我国金融加速效应的表现, 得到的结论是“价格粘性”和“金融加速器”都是影响我国经济变量冲击结构变化的因素, 但“金融加速器”影响能力远小于“价格粘性”的影响。总的来看在“价格粘性”的假设下, 放大了各个冲击因素对通胀、 利率的 “金融加速器” 效应, 缩小了各个冲击因素对产出的 “金 融加速器”效应,而各个冲击因素对投资和消费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表现不同,有放大, 也有缩小的影响。
  • 详情 中国宏观经济时序的平稳性再考察——内生突变与平滑转换(博士生论坛征文)
    对宏观变量是由确定性趋势所主导还是由随机趋势所主导的区分涉及预测精度以及潜在数据生成过程的认知理念等问题。在不考虑结构变化条件下,大多宏观序列是单位根过程的观念被广为接受,但结构变化是数据的常见特征,并且相当一部分都是平滑转换的渐变过程,本文重在强调将这种效应考虑在内时单位根观念的认知需要扭转。文章用傅立叶级数逼近的方法拟合含有结构变化的序列,与先前研究不同的是在处理突变方式上把对突变位置和突变方式的估计转化为恰当频率的选择问题。对中国15个代表性宏观时序的考察说明只有股票价格、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有充分的理由被认为是单位根过程的实现,而其他变量——包括实际GDP和进出口——被视为平滑转换的趋势平稳过程更为合适。这意味着排除掉平滑转变的结构变动后,中国的经济周期确实是围绕在确定性趋势上的波动,具有较长持续性效应的冲击不是整个噪声扰动,而仅是造成结构变化的历史事件。在政策内涵上,本文的结论支持了由政府主导的意在改善基本面的大型冲击是有可能在平衡增长路径上发挥积极作用的观点。
  • 详情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变化及信贷约束分析
    本文以企业金融成长周期模型为基本理论框架,运用对吴江和常熟中小企业的 实地抽样调查数据,以美国中小企业为参照,揭示了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 段融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变化基本符合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但初创期和成长期信贷约束严厉,且固定资产贷款约束尤为严厉。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 信贷约束的外部制约因素主要是国家信贷政策和担保难;中小企业资信、盈利能力、负债水 平和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多少是影响企业信贷获得能力的主要内因,企业规模和年龄也有 影响,而企业组织形式和直接融资成本对贷款获得影响不明显。
  • 详情 重庆寿险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影响浅析
    近日,重庆保监局就辖区寿险公司的业务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调研。研究分析当前寿险业结构变化的趋势特征、积极影响和潜在风险,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的建议。
  • 详情 企业结构变迁对我国总量货币需求的影响
    本文构建了我国企业的货币需求函数模型,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企业的货币持有行为存在明显的规模差异、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和所有制差异。随着转型期企业部门内不同类型企业的结构调整,这些差异对总量的货币需求统一形成了正向的影响。也就是说,企业部门的结构变化是我国货币需求持续超额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人民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应该充分关注不同类型企业的货币需求特征,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货币政策效应,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 详情 具有结构变化的资产定价模型的贝叶斯ARCH检验
    在现代资产定价理论中,一个基本的假定是证券资产风险溢价满足方差齐性,然而,这样的假设未必是正确的,因此,需要对资产定价模型进行异方差的检验。本文在贝叶斯框架下考察了具有结构变化的资产定价模型,提出了检验该模型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的贝叶斯检验方法。最后利用一个具体实例论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详情 通货膨胀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基于自举法的协整结构变化检验
    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是对货币需求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前提,也是货币政策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本文在Andrews和Kim(2003)样本端点结构变化检验中引入自举分析方法,并将其与SupF、MeanF和Lc统计量相结合来研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货币需求函数是否稳定,以及1993-1996年的高通胀和2007年后新一轮通胀对中国货币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M1和M2的需求函数都因90年代中期的通货膨胀而发生了结构变化,应避免使用年度数据对中国货币需求进行分析;与90年代的持续高通胀不同,新一轮通胀尚没有影响到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货币政策依然有很大的活动空间。
  • 详情 中国利率政策中调整存贷款利差的作用分析
    中国目前处于转轨经济阶段还存在着利率管制,在利率管制条件下货币当局不仅可以调整利率水平,而且可以调整利率体系的的结构(主要表现为存贷利差变化及利率的期限结构变化等),而货币当局对利率结构的调整有时存在着一定的货币政策意图。文章分析了在一定假设条件下货币当局调整存贷利差对实际经济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并运用1996-2008年的月度数据对所得结果进行了一些实证检验。
  • 详情 我国燃料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协整检验:考虑结构变化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是期货市场实证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本文使用考虑结构变化因素的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不同期限的燃料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不同期限的燃料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但是只有近月合约期货价格与现货之间的协整关系存在结构变化。最后,本文指出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结构变化的协整关系,对投资者的套期保值活动的有意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