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性

  • 详情 国际原油、国内大宗商品和股市联动的风险传递研究——基于拓展的三维立体时变效应分析
    伴随资本账户开放和 QDII 重启,跨国资产配置强化了国际原油、国内大宗商品和股市收益的联动性。考虑到各市场间的内生性关系,本文在贝叶斯框架下构建了结构式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实证分析 2007 年 7 月至 2020 年 5 月的三市价格收益的立体时变关系。研究发现,QDII 重启后,跨市组合投资使三市统一体系的总体溢出效应受到强化,系统的联动效应增强,而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和股市在体系内的影响地位也有所提升。同时,结果表明,国内两市收益对国际油价上涨的脉冲响应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时变特征,在牛市阶段,两市收益的脉冲响应表现为正效应,而在熊市阶段则体现为增强的负效应。其次,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际原油收益的冲击在不同市场周期均体现为正效应,而对国内股市收益的冲击在不同阶段存在正负转变特征。最后,国内股市上涨对国际原油收益的冲击基本为正效应,但在流动性萎缩阶段,股价上涨在短期对油市资金存在“虹吸效应”会对油价产生负影响;而国内股价上涨对国内大宗商品收益的冲击在不同阶段均为正效应,并且稳健可持续的“慢牛”对国内大宗商品收益的正影响表现更加稳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现阶段增强国内两市抗风险能力和提升在国际市场影响力的若干建议。
  • 详情 股价关联变动:理论及中国证据
    金融市场中具有类似特征的金融资产(例如小市值公司,价值型公司)的收益存在共同的变动因子。本文建立了基于分类投资、区域偏好、信息传播的理论模型,推导出可实证分析的备检假设,区分了经典与非经典的资产价格联动理论。通过对沪深300指数调整成分股与股指期货上市交易两个事件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在沪深300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指数的年份,新调入(调出)指数的股票与指数的关联程度增大(减少),与非成分股的关联程度下降(上升);指数成分股与指数的联动性在股指期货上市后呈现收敛的趋势,股指期货上市前与指数联动性高(低)的股票在股指期货上市后与指数的联动性下降(上升)。这一系列证据表明,非经典理论对中国股市的股价关联变动有重要的影响。
  • 详情 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膨胀的联动性
    投资者从金融中介借贷投资是现代金融市场的常态。信息不对称及其带来的风险 收益不对称和风险转移问题,会造成风险资产价格泡沫。文章对 Allen-Gale模型(2000)进 一步扩展,用以说明贷款占投资者风险投资的比率变化对资产价格泡沫生成的内在机理和所 产生的影响,贷款比率越大资产价格膨胀越高;并用具体数值模拟分析。这对保证金交易盛 行的现代金融市场风险管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详情 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膨胀的联动性——基于贷款比率变动的分析
    投资者从银行借贷投资是现代金融市场的常态。信息不对称及其带来的风险收益不对称和风险转移问题,会造成资产价格泡沫。文章引入贷款比率进一步扩展了Allen-Gale模型,并用以说明贷款比率变化对资产价格泡沫生成的内在机理和所产生的影响;贷款比率越大,资产价格泡沫越大;并用具体数值进行了模拟实证检验。
  • 详情 (博士生论坛征文)噪音交易与股票收益
    大量研究表明噪音交易者风险是一种系统性风险,投资者情绪变化会影响股票的收益。个体投资者被认为是市场中主要的噪音交易者群体,研究个体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个体投资者2005年-2009年交易数据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个体投资者对小盘股具有显著的交易偏好,他们的交易行为存在显著的系统相关性,且这种系统相关性不能用市场风险进行有效解释。本文从股票净需求的角度构建 指标对个体投资者情绪进行度量,实证发现个体投资者情绪变化对小盘股和大盘股的收益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是预测股票收益的一个反向指标。
  • 详情 公开增发市场反应与市场环境——基于投资者情绪的研究
    本文以我国10年来实施公开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不同市场环境下增发市场反应的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发现, “牛市”、“盘整市”与“熊市”三种市场环境下,增发公告的负效应依次递增。鉴于市场环境与投资者情绪之间有较强的联动性,随后,我们实证检验了投资者情绪与增发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显著正相关,即不同市场环境下公开增发市场反应的差异源于投资者情绪。
  • 详情 东亚汇率波动联动性的原因分析——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的思考
    近年来,东亚外向型经济体呈现出共同钉住汇率制度且变动一致的趋势。本文从 东亚日益加深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各经济体汇率制度受其重要贸易伙伴经 济与政策因素影响,如邻国汇率政策、日元-美元汇率结构波动甚至包括邻国货币目标政策。 这说明经济与贸易结构相似、经济周期趋同的东亚各经济体需要一致的汇率制度。本文认为, 未来东亚地区应建立有效的区域汇率合作机制,在目前时机尚未成熟时,各经济体同时采取 宽带浮动的一篮子钉住较为现实。
  • 详情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港美股市联动性分析——基于收益率的实证研究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基于2007年8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的日数据,对上证综合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和美国道琼斯指数日收益率建立了VAR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证指数日收益率主要受道琼斯指数日收益率的影响,受恒生指数日收益率的影响不大,而且道琼斯指数日收益率前一期值对上证指数日收益率当期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对管理当局制定相关金融政策以及投资者采取合理的投资策略有一定指导作用。
  • 详情 基于收益率视角的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联动性研究
    本文从收益率角度,考察了我国股票市场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美国、英国、日本、香港)之间的联动性,并研究了其他股市的价格信息是否可以用来预测中国的股市走势。我们发现,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间的联动性显著加强,但是这种联动性呈现出一种非对称性,即我国股市对其他股市的价格上涨的信息反应灵敏,对于价格小幅下跌的信息反应不够灵敏。上证综指的开盘价显著受到美国股市的影响,且美国和英国股市的价格信息对于中国股市未来走势的预测较为准确。
  • 详情 基于收益率视角的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联动性研究
    本文从收益率角度,考察了我国股票市场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美国、英国、日本、香港)之间的联动性,并研究了其他股市的价格信息是否可以用来预测中国的股市走势。我们发现,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间的联动性显著加强,但是这种联动性呈现出一种非对称性,即我国股市对其他股市的价格上涨的信息反应灵敏,对于价格小幅下跌的信息反应不够灵敏。上证综指的开盘价显著受到美国股市的影响,且美国和英国股市的价格信息对于中国股市未来走势的预测较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