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价格行为

  • 详情 关于组合理论的非科学本质
    本文概述笔者在投资者行为和股票价格行为的研究上取得的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对与组合理论紧密相关的4个关键问题:如何计算股票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与股票实际实现的收益率的关系、股票预期收益率的方差能否准确地度量股票的风险、均值/方差原则能否科学地描述和度量股票实际实现的收益率和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分析结论表明:均值—方差原则无法科学地描述和度量股票实际实现的收益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投资者如果按照均值—方差原则构造和挑选最优股票组合,结果只能是被误导。
  • 详情 风险资产市场组合的概率分布和均值估计
    探讨CAPM中风险资产市场组合的概率分布和均值估计问题。在股票价格行为模型用维纳过程(又称布朗运动)表述的前提下,证明了CAPM中的市场组合服从加法逻辑正态分布的结论,进而给出了市场组合均值的三种估计。以此为基础进行CAPM的实证检验,才具有理论上的严密性。
  • 详情 关于投资者行为和股票价格行为
    这篇研究报告概述笔者在投资者行为和股价行为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对传统技术分析的科学内涵和目前技术分析理论科学水准偏低的原因作了简要的说明。论文还对导致有效市场理论与股票市场现实完全不符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此外,论文还对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金融学的不科学内涵作了简要的评述。
  • 详情 有效市场假设的死亡
    本文概述笔者在投资者行为和股票价格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上取得的研究成果。. 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简要分析随机行走理论的主要错误、详细阐述和系统分析有效市场理论的错误、深入分析经济学家构建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要素(如理性预期和理性投资者)的非科学内涵。论文还对Samuelson (1989)、Fama (1998)和 Malkiel (2003)、(2005)的研究结论作了简要的评述。 论文结论表明:有效市场理论根本不是股票市场现实的合理近似,其科学性近似于零。 此外,论文还对一些杰出的投资者成功战胜市场是否归因于运气等与有效市场理论相关的问题作了全新的解说。
  • 详情 中国股票市场渐近性有效之法和金融分析
    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说研究着重于股票价格行为的计量分析,但潜在地忽略了制度因素尤其是法律、法规等对股价行为与信息效率的影响,同时忽略了资本市场有效性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此,本文应用法和金融理论检验中国法律制度的完善对股票市场效率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的股票市场也逐渐呈现出更为有效的状态。但个别法规会对市场效率的发挥产生消极作用。
  • 详情 集合竞价与连续竞价机制下的股票价格行为分析
    摘 要:本文以开盘价序列代替集合竞价机制下的价格序列,收盘价序列代替连续竞价机制下的价格序列,运用上海证券交易所170只股票的交易数据,实证研究了两种交易机制下的股票价格特征,发现开盘价格具有更大的正态偏离性,更大的波动性和更显著的负自相关性。开盘价格的较大波动是由开盘前的长时间交易中止和开盘时的集合竞价机制共同引起的。对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研究得到相同的结论,不同交易机制对股票价格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