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率

  • 详情 融资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中国市场的理论与实证
    本文利用独立机构对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评级数据,考察了公司的社会责任表现与融资结构的关系。理论和实证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负债率越低,社会责任表现越好。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监管部门、股东、债权人等企业利益相关者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详情 私募股权、天使资本与创业板市场IPO抑价
    论文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前股权投资者进行了界定和区分,然后采用手工整理数据考察了私募股权资本和天使资本对创业板公司的投资行为,重点研究了两种资本对IPO抑价率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私募股权资本往往投资于高估值行业且入股的企业资质较差,不能发挥认证作用,导致其持股的公司有更高的IPO抑价率。相反,天使资本投资往往投资于资质较好的企业,并且愿意投资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其持股对IPO抑价率并无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创业企业审慎选择融资来源、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进行理性投资、以及监管部门加强行业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 详情 私募股权、天使资本与创业板市场IPO抑价
    论文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前股权投资者进行了界定和区分,然后采用手工整理数据考察了私募股权资本和天使资本对创业板公司的投资行为,重点研究了两种资本对IPO抑价率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私募股权资本往往投资于高估值行业且入股的企业资质较差,不能发挥认证作用,导致其持股的公司有更高的IPO抑价率。相反,天使资本投资往往投资于资质较好的企业,并且愿意投资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其持股对IPO抑价率并无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创业企业审慎选择融资来源、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进行理性投资、以及监管部门加强行业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 详情 信贷政策与公司资本结构
    在一个“自然实验”框架内,本文首次采用双重差分估计策略考察1998 年信贷扩张与 2004 年信贷紧缩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 1998年的信贷扩张显著增加了小规 模、民营化程度高以及担保能力弱的公司的负债水平,这些公司获得了更多的银行资金;2004 年的信 贷紧缩则导致这三种类型的公司显著减少了有息负债率,但是应付款项的增加弥补了信贷资金的减少。 本文的研究表明资本市场供给面因素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上均对公司资本结构具有重要影响,而且我国 存在信贷渠道传导效应,但其影响程度因不同类型的公司而异。本文的发现对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 实施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也有助于澄清 2004年以来关于宏观调控的社会争议。
  • 详情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投资者偏好的关系研究
    根据中国特殊的二元股权结构,在公司特征变量(公司规模、投资机会、盈利能力)的基础 之上,加入描述资本结构和股本结构两个变量,同时在控制变量中加入描述特质风险的变量,通过 Logistic 回归发现,六个变量均对中国现金股利政策有显著影响,且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好的上市 公司越倾向于支付现金股利,而投资机会越多、资产负债率越高、流通股比率越大、特质风险越大 的上市公司越不倾向于支付现金股利。将考虑特质风险的股利支付倾向变动和投资者偏好进行线性 回归,结果表明,当特质风险被控制后,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迎合投资者偏好。
  • 详情 管理层激励和资本结构的关联研究
    管理层行为偏好会影响企业的融资结构,首先,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这一关联机制,在实证方面,我们选择2004到2009年127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构建管理层激励和资本结构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主要研究结论是:企业资本结构具有自相关特征;上市公司偏好于股权融资,而不是债务融资;管理层权力、持股比例并不能解释资产负债率的变化;国有股比例,总经理的外部聘请不会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
  • 详情 中国上市公司公司债发行公告效应的实证研究
    本文以2007 年8 月至2009 年8 月发行公司债的31 个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 事件研究法对这些公司发行公司债所产生的公告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我们研究的 事件窗口中,我国公司债发行会产生负的公告效应,但是在公告发布之前的累积异常收益率 为正,而在公告发布之后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为负。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股票的累积 异常收益率与公司的成长性显著的负相关,与固定资产比率、资产负债率、债券相对发行规 模及公司规模显著的正相关,与公司的年龄、债券的信用评级及债券的存续时间不存在显著 的相关关系。
  • 详情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异象”分析
    本文尝试从公司效率角度解释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策不能够由现有资本结构理论予以解释的“异象”之谜,即为什么好的上市公司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低长期负债甚至零长期负债现实。基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兼顾行业后按照股票代码等距抽样的200家上市公司样本,以及SFA方法度量的公司效率水平,实证检验得出了公司效率与资本结构之间存在着反向指数关系,即效率高的公司相应有着较低的长期负债率水平,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异象”是高效率公司资本结构决定的必然结果。进一步,本文提出资本结构理论框架的构建应当考虑证券市场发展程度要素。
  • 详情 中国家族企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方式研究
    家族企业治理是世界范围内讨论的问题,对中国这个家族文化传统最为悠久和深厚的国 度而言,研究家族企业有着特殊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就中外学术界对于家族企业治 理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对2003 年至2006 年我国家族企业上市公司的公司 治理结构和融资方式进行了统计学和个案实证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家族企业上市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两职状态与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率呈负相关;家族上市公司的股权 集中程度与负债融资负相关;家族企业在股权比较集中的情况下更倾向于股权融资,而 在股权比较分散的情况下更倾向于负债融资。
  • 详情 股权分置改革、控制权私人收益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
    控制权私人收益是指被控股股东所独占,不能被其他人分享的收益,是控制性股东从公司转移资产的行为。文章主要是在对国外有关控制权私人收益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产生的机理,并运用计量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运用计量模型来评价股权分置改革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政策效应。研究了改革对不同行业、不同业绩、不同有形资产比、不同资产负债率、不同规模公司的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