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公司

  • 详情 逆周期投资的风险控制:投前筛选与投后风控——基于18个AMC救助困境企业案例的扎根理论分析
    救助财务困境企业有助于恢复市场微观主体活力,进而保持金融和社会稳定。但区别于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所开展的顺周期投资,困境企业救助属于逆周期投资,具有更高的行为风险和经营风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困境企业救助专业性机构,如何开展投资前的救助对象筛选与投资后的风险控制,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尚缺乏研究。本文基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主导的18家财务困境企业救助的多案例编码研究及典型交易模式分析,构建了财务困境救助的投前企业筛选与投后风险分配的理论模型。本文发现,投前企业筛选主要识别抵偿价值、经营恢复价值和重组价值,投后风险控制关注行为风险抑制和经营风险分配。本文研究成果对逆周期投资价值识别、风险识别与控制等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社会机构参与困境企业救助有实践意义。
  • 详情 完善企业债券市场,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效运作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信达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已正式开始运作,但效果目前并不显著,主要是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还不发达,制约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有效运作,因此必须针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完善企业债券市场,以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更有效地运作。
  • 详情 改制侵害金融权益的思考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处置采取了遵循政府偏好的处置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改制过程中以各种方式损害资产管理公司合法权益的行为其实也就是一种变相的资产处置方式,是为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避免性。脱离其体制背景,片面呼吁改善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行的,也是不现实的。
  • 详情 国际保险资金运作模式比较研究(即将发表)
    今年7月,中国人保完成重组,设立了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此前中国人寿设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方案已获批准,泰康人寿、华泰财险等多家保险公司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一系列现象进一步表明,保险公司资金运作模式不仅仅停留于业界讨论之热点,而且已开始了实践的探索。本文就国际保险资金运作的三种主流模式即:集团控股下的资产管理公司模式、 内设投资部投资模式和 外部委托投资模式的特点、适用范围、优劣势等进行对比分析。在比较分析国际保险资金运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保险公司经营规模、资金运作管理水平、人才实力等因素,对目前国内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热的背景、经营特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 我国保险资金管理运作模式选择应着眼于两个方面,既要顺应通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专业化运作保险资金的国际潮流,也应结合保险公司自身的规模大小、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不切实际的盲目跟风或只追求形式上的换汤不换药将增加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成本,达不到专业化运作和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的目的,最终不利于提高我国保险资金管理运作水平。
  • 详情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思考
    国有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问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中显得格外突出。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在美国产生、发展和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思考,认为利用资产证券化手段处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并且是一种相对更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