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竞价

  • 详情 交易方向判别研究
    在交易方向判别中,将传统的成交价比较法和针对报价驱动市场设计的Lee-Ready判别法应用到委托驱动的连续竞价市场时,可能导致系统性的误判。原因在于,在委托驱动市场独有的价格形态下,成交价比较法未能充分发掘买卖报价中的信息对价格不变情形进行有根据的判别,而Lee-Ready判别法蜕化为不适用的报价比较法。针对委托驱动市场中交易具有即时的成交价影响和报价修正影响这一特征,本研究将交易分成成交价不变、成交价上涨和成交价下跌三类,并提出了一种结合成交价比较法和报价比较法进行判别的新思路:对成交价上涨或下跌的样本基本适用成交价比较法,而对成交价不变的样本适用修正的报价比较法,同时排除一些可能引起误判的样本。这种新的判别法对市场微观结构效应的研究和应用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详情 中国股市竞价机制对收益率波动的影响:基于交易量的实证检验
    基于不同的竞价机制,本文对中国股市收益率的波动性进行检验,并在检验中引入交易量作更深入考察。结果发现:开盘收益率和日收益率分别比收盘收益率和隔夜收益率有更强的波动性;开盘收益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收盘收益率则为正;日收益率与随后的隔夜收益率之相关性大于隔夜收益率与随后的日收益率之相关性;最后,通过融合横截面与时间序列的检验,发现异常交易量对股票波动有显著的预测性。
  • 详情 集合竞价与连续竞价机制下的股票价格行为分析
    摘 要:本文以开盘价序列代替集合竞价机制下的价格序列,收盘价序列代替连续竞价机制下的价格序列,运用上海证券交易所170只股票的交易数据,实证研究了两种交易机制下的股票价格特征,发现开盘价格具有更大的正态偏离性,更大的波动性和更显著的负自相关性。开盘价格的较大波动是由开盘前的长时间交易中止和开盘时的集合竞价机制共同引起的。对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研究得到相同的结论,不同交易机制对股票价格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