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资本监管、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货币政策传导:文献综述
    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资本监管与货币政策传导相互之间的关系正成为国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对三者间相互影响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即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关系、资本监管与货币政策传导之间的关系以及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正向和负向两种影响可能;资本监管通过对银行行为的影响进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货币政策通过资产组合效应和逐利性、有限责任和风险转移效应、银行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容忍度、央行的沟通策略和央行的反应函数特征。在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和货币政策关系的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在资本监管的背景下探讨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展望。
  • 详情 证券交易所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不仅仅是为证券上市、交易、结算和信息公开等提供服务,更重要的是围绕其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法律框架。在市场化程度较低时,创建一定数量相互竞争的公司制的证券交易所能实现资本市场的均衡,优化资本结构,直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 详情 股权激励、高管权力与公司股利支付
    本文利用我国2006~2011年间1911家公司的8132年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了高管权力扰动下的股权激励对公司股利支付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激励、高管权力及二者的共振效应均对股利支付可能性有积极的影响;高管权力与股利支付率呈上凸的二次线性关系,但股权激励及其与高管权力的共振效应对股利支付率没有显著性关系。上述结论虽在非国有控股子样本中具有很强的稳健性,但对国有控股子样本却不够稳健;同时,股权激励对象包括高管的情况下,股利支付的可能性及支付率均显著降低。总之,我们的发现贡献在于为股权激励所带来的股利联动效应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线索。
  • 详情 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交易久期聚类特征研究
    本文采用经典Weibull-SCD(1,1)模型,应用超高频股指期货行情数据,研究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交易久期的日内模式和聚类特征,研究结论如下:四个合约均具有显著的日内效应,当月合约全天呈现显著的W型特征,下月、下季和隔季合约全天基本呈现倒V形特征。当月合约比下月合约的交易聚类性显著,下季合约比隔季合约的交易聚类性显著。微观结构变量对交易久期的影响与理论预测相一致,即在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交易久期的聚类性,不是由于流动性交易造成的,而是新信息发生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当前的持仓量、买卖价差和成交量都会对未来的交易久期,即聚类性产生显著的影响。持仓量和交易量的提高促进了未来交易久期的降低,而买卖价差的扩大会使未来的交易久期提高。
  • 详情 提交文章测试
    论文摘要部分论文摘要
  • 详情 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河南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1978—2010)
    基于河南省1978—2010 年的统计数据,对河南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河南省的整体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变动是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从短期看,河南省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比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为此,应通过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发展小额信贷,促进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竞争互补,以及防止农村金融资源的进一步流失等措施,引导金融业均衡发展,发挥其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作用。
  • 详情 投入产出分析在政策模拟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价格政策模型和产品价格变动相互影响模型分析了投入产出在政策模拟中的应用。在所给案例中以农业部门为例,首先解析了农业部门折旧系数、劳动报酬系数和纯收入系数变动对各部门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农业部门的各种系数变动对农业部门影响最大,影响工业部门次之,对运输邮电业影响最小。其次分析了农业部门产品价格变动对各部门价格变动的影响,计算表明农业部门产品价格变动对工业部门影响最大,其它部门次之,对运输邮电部门影响最小,进一步表明工业部门对其它部门的价格变动感应程度最大,运输邮电部门对其他部门的价格变动感应程度最小。
  • 详情 中国 IPO 询价制度下承销商和询价机构行为的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收集中国询价制度参与各方的估值、报价和申购量等一手资料,对 2009 年 实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之后的中国询价制度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详细地分析了承销商和询 价机构的行为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参与询价的机构家数与承销商所给的初始报价折扣具有 显著关系,真实折扣能带来询价机构报价的正回馈, 虚假折扣则会导致询价机构报价负回馈, 说明询价机构能有效辨别真假折扣, 具有发现新股价值的能力。 此外, 总体而言询价机构并 不会盲目的报高价,而是给出一个显著低于解禁日收盘价的报价,期望以此来获取新股一二 级市场价差。 对承销商行为的研究发现,监管层对网下新股配售总量限制过低的条款, 为承 销商利用询价机构的噪音高报价作为新股发行定价依据提供了便利, 使得新股的最终定价显 著高于询价机构报价的总体水平, 而承销商声誉能对这种新股定价的拔高行为具有一定约束 力。针对不同类别的询价机构的研究发现自主推荐询价机构的报价并不具有很高的精确度, 但是其对最终定价具有显著影响。
  • 详情 中国证券公司多元化经营的范围经济效应研究
    基于广义超越对数函数,本文考察了 2006-2011 年间国内 76 家综合型证券公司 业务经营的范围经济效应。 研究结果显示, 国内证券公司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范围经济效应, 并且大型证券公司的范围经济效应比中小型证券公司高。 为此, 本文提出证券监管部门应该 鼓励证券公司进行业务创新,减少对证券公司业务开展的限制;鼓励证券公司之间的兼并。 证券公司应该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 详情 以生存分析方法构造信用风险模型
    现阶段,学术界主要通过结构模型和简化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建模, 并以此为基础对信用衍生品定价。由于信用风险评估的实质是度量在 一定时间内发生违约事件的概率,与流行病学领域的生存分析有相似 之处,本文借用生存分析常用方法重新定义信用风险模型,并在此基 础上构建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本文着重介绍生存分析基本函数、生 存分析常用参数模型和半参数模型在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