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制度环境与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幸福感
    本文就制度环境与中国民营企业家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地考察。我们发现,制度环境越好,民营企业家的幸福感越强。但是,制度环境的这种正面作用效果的程度在具有不同幸福感状态下的民营企业家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在幸福组的民营企业家中,这种正面效果相对较弱;在痛苦组的民营企业家中,这种正面效果明显更强。可见,一个公平、有效的制度环境,其政策含义不仅仅是在于锦上添花(即提高幸福组民营企业家的幸福感水平),更重要的是在于雪中送炭(即更加明显地降低和缓解痛苦组民营企业家的痛苦水平)。此外,我们还发现,(1)行业发展前景、规模、盈利状况、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和收入水平等因素与民营企业家的幸福感指数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2)负债水平、多元化计划和公司历史等因素则与民营企业家的幸福感指数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3)前述因素对幸福感作用效果的程度在幸福组和痛苦组的表现也有所不同;(4)在幸福组,持股水平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在痛苦组,持股水平与幸福感显著负相关,可见,持股水平会明显加大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幸福感波动程度。
  • 详情 不同薪酬契约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分析:实验的证据
    本文设计了一个鸡尾酒配比实验,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检验了短视契约、终止契约和长期契约对实验者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短期契约和终止契约相比,长期契约下实验者的创新绩效更好;(2)与短期契约和终止契约相比,长期契约下实验者的创新水平更高;而且上述结果在考虑实验者风险偏好的情况下依然是稳健的。该实验说明对短期失败的容忍及对长期的成功的奖励有利于激励实验者进行更多的创新。
  • 详情 业绩下滑、公允价值计量与高管薪酬激励
    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已有研究主要检验了公允价值的估值有用性,鲜有文献考察公允价值的契约有用性。本文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为例,结合2007-2009 年中国A 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业绩下滑、公允价值计量与高管薪酬激励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诱发了管理层的私利动机和机会主义行为,公司高管通过择机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达到避免业绩下滑的目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收益与业绩下滑程度显著正相关;同时,高管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收益中获得了薪酬激励,尤其在业绩下滑的公司,高管薪酬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收益的敏感系数显著大于对其他盈余的敏感系数。研究结果从契约有用性视角揭示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有助于强化对上市公司机会主义会计行为的监管,改善薪酬契约这一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 详情 政治关联影响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执法效率吗?
    如何提高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执法效率是近年来财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资本市场能否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以2000-2010年沪深两市因违规受到处罚的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处罚公告前监管部门的查处及时性、处罚公告前后高管被迫离职、处罚公告时的市场反应三个维度,深入考察政治关联是否影响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执法有效性。研究发现:(1)监管部门对政治关联公司的违规查处存在时滞效应,其查处周期显著长于无政治关联公司;(2)在处罚公告前一年和后一年,政治关联公司高管的被迫离职率均显著低于无政治关联公司;(3)违规处罚公 告时,政治关联公司的负向市场反应大于非政治关联公司,且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国有样本里。这说明,政治关联会削弱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执法效率,且“违规查处及时性”和“高管变更”是两种重要的影响路径。
  • 详情 投资者情绪与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第二届博士生论坛)
    从微观层面联通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是理论与现实中都迫切关注的热点。本文借助投资者情绪这一崭新视角,探究资本市场中高涨的投资者情绪是否及如何影响货币市场中信贷资源配置,并进一步分析了投资者情绪的介入是提升还是降低了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研究发现,伴随着市场整体投资者情绪的高涨,上市公司获得的银行借款普遍增加;在总量增加的同时,那些真正需要资金并且融资困难的民营小规模上市公司更为敏锐的捕捉了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好时机,这类公司获得更多银行借款,其融资约束问题得以缓解,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然而,从获得贷款后企业投资效率的后验角度,投资者情绪高涨期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却有所降低,投资不足组的投资效率未能改善,同时过度投资组的过度投资问题也更加严重。本研究表明,货币市场中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依赖于资本市场的健康与稳定。
  • 详情 海外上市地点和企业资本结构(第二届博士生论坛)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在香港和美国两地上市的企业的比较研究发现,香港上市企业的债务比例要显著高于在美国上市的企业。而且两地上市企业的特征差异(包括企业规模、行业分布、资产结构、盈利能力、投资机会等)无法解释它们在资本结构方面的差异。我们猜想两地资本结构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两地在信息环境和制度环境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我们的实证分析支持该假说。
  • 详情 个体投资者交易偏好与股票收益(第二届博士生论坛)
    噪音交易是影响股票收益的重要风险因素,对于那些套利成本较高、噪音交易活跃的股票,噪音交易者需求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以我国个体投资者2006年-2011年的交易数据为样本,发现他们更偏好对小规模、高账面市值比、低价格、高收益和高特质波动的股票进行交易,且其对股票的需求变动存在显著的系统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本文发现个体投资者需求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程度与其交易偏好显著相关,此结论为噪音交易影响资产价格提供了实证支持。
  • 详情 Outlook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ransformation(第二届博士生论坛)
    This paper created a framework for a dynamic institutional analysis . (1) Reduction of the conviction and motivation inside economic factors (We think that this is the inducing factors of system changes ), (2) system changes will be ultimately beneficial to the efficiently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3) the typical economic factors .This is from the old institutional analysis framework , Mr. Frank. Knight's economic thought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ased on this analytical framework, we researched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e come to conclusion that it is the time for the market forces play an basic role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
  • 详情 银行业为何是大赢家?——一个基于竞赛理论的分析(第二届博士论坛)
    目前国内银行业普遍经营业绩优秀,利润丰厚,甚至有学者称其为暴利行业。但是对于其产生原因的探究,学界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以竞赛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对竞赛成功函数接近现实的修改,首先分析促成银行业暴利的原因;其次,在一个极端条件下分析各行业对银行牌照竞争产生的租金耗散和银行暴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最后得出了结论和破解银行暴利的政策含义。
  • 详情 银行业为何是大赢家?(第二届博士论坛)
    摘要:目前国内银行业普遍经营业绩优秀,利润丰厚,甚至有学者称其为暴利行业。但是对于其产生原因的探究,学界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以竞赛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对竞赛成功函数接近现实的修改,首先分析促成银行业暴利的原因;其次,在一个极端条件下分析各行业对银行牌照竞争产生的租金耗散和银行暴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最后得出了结论和破解银行暴利的政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