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金融监管模式选择: 影响因素与实证分析
    结合74个国家的金融监管模式数据,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t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以金融监管集中程度为因变量,6类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金融监管模式选择影响因素模型。研究表明,中央银行参与金融监管的程度、一国的经济规模以及政府制定、执行和完善政策的能力对一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会产生显著影响;与我国的现实选择不同,自从我国2003年实行分业监管改革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金融体系的不断深化发展,对实施部分统一监管模式的需求概率值一直很高,统一监管模式的变革趋势日益明显。在我国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下,现阶段宜采取牵头式的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模式,待条件成熟时将监管模式由牵头模式过渡到统一监管模式。
  • 详情 银行业为何是大赢家?----一个基于竞赛理论的分析 (第二届博士生论坛)
    目前国内银行业普遍经营业绩优秀,利润丰厚,甚至有学者称其为暴利行业。但是对于其产生原因的探究,学界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以竞赛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对竞赛成功函数接近现实的修改,首先分析促成银行业暴利的原因;其次,在一个极端条件下分析各行业对银行牌照竞争产生的租金耗散和银行暴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最后得出了结论和破解银行暴利的政策含义。
  • 详情 金融部门膨胀与货币政策:对日本泡沫经济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反思
    金融部门膨胀是由金融虚拟性所导致的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分离以及金融部门独立运行、自我发展的状态。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及金融泡沫,并进一步加剧金融部门膨胀。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危机和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期间,日、美两国金融部门膨胀形式和程度的差异较大,宽松货币政策引发金融泡沫以及加剧金融部门膨胀的效应也有所不同,但共同之处是两国货币当局均忽视了金融部门膨胀。金融部门膨胀对货币当局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出了新挑战。
  • 详情 PYN汇率函数的导出及其分析
    在导出PYN汇率函数ERacy =PYA/ r(acy)PYC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适用条件,并与金平价汇率及购买力平价汇率理论等作了部分简要对比分析,提示PYN汇率函数极可能是当前相对最科学实用的一种汇率决定函数。
  • 详情 中国存在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渠道吗?
    中央银行的最优货币政策要考虑金融稳定,这就需要全面了解商业银行针对货币政策行为而对风险所采取的态度。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渠道开始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风险承担渠道的研究不仅涉及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率,而且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建立含有金融摩擦的最优货币政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FAVA R模型,基于中国的2000-2012 年的非平稳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我们的结论是,在一个不可预期的货币政策冲击后,银行的风险承担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说明我国存在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这些发现表明:从金融稳定的角度,我国的货币政策并不是完全中性的,同时,我国的中央银行负有宏观审慎监管系统性风险的责任。
  • 详情 模糊时间序列建模及股票市场多步预测
    首先应用模糊聚类方法将数据分类,以相邻两个聚类中心的中点作为子区间的分界点来划分论域,并以此将时间序列模糊化为模糊时间序列;其次根据证券市场主要量价指标建立了具有多个前件的高阶模糊关系;最后将该模型用于上证股票综合指数和深证股票成分指数的多步预测和涨跌趋势预测。与典型模糊时间序列模型比较,涨跌趋势预测准确率有较大提高,多步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 详情 在职消费与融资约束——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基于目前对在职消费的经济后果研究不足的现实,本文在激励约束理论的框架下构建了关于在职消费与融资约束的理论模型,认为由于在职消费可以带来私人收益而引致道德风险,从而影响企业的融资条件。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从1998年到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采用基于后果的随机前沿度量方法对融资约束进行度量。实证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在职消费的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并且该类型企业的融资约束财富临界值也较高。
  • 详情 Insurance Service Outsourcability Analysis for 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Financial services outsourcing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cost reduction. In order to reach cost reduction goal for AIG, conduct outsourcability analysis and build a outsourcing portfolio, is the first step to reach the goal.
  • 详情 产品市场竞争、Q理论与公司增长/清算期权的价值
    本文首先考察了不同行业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品市场竞争增加了公司投资—投资机会敏感性,使公司投资决策更好地体现了资本 追随盈利机会的经济规律(Q理论)。进一步,本文从实物期权价值角度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的增长期权价值与清算期权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显著增加了公司的增长期权价值与清算期权价值。这些发现意味着,产品市场竞争作为公司经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公司的投资决策,并且这种影响最终体现在公司权益价值与期权价值的关系上。
  • 详情 管理者代理行为、公司过度投资与公司治理——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的实证研究
    通过构建企业生命周期新的划分指标,从企业发展进程的动态层面考察管理者代理行为与公司过度投资之间关系随企业生命周期的演变,并检验公司治理机制随企业生命周期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代理行为随企业生命周期动态变化,其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随企业生命周期发展不断减弱。不同公司治理机制的治理效果随企业生命周期也发生变化,其中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在成长阶段能够有效减弱公司过度投资,而独立董事在成熟阶段及大股东在衰退阶段均显著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成长阶段中的公司监事会能够对代理行为引致的过度投资起到显著的监督作用,而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则显著加剧代理行为引致的过度投资,成长阶段中管理层持股、成熟阶段中独立董事与外部机构持股以及衰退阶段中大股东均显著没有起到应有的治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