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我国相互保险公司的商事组织立法研究
    相互保险公司是被广泛应用的保险组织形式之一,在世界保险市场占有重要地位。2005年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成立开启我国相互保险公司的实践探索,2009年《保险法》的修改解决该保险组织形式的合法性问题。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强相互保险公司的商事组织立法,通过内部治理及成员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充分发挥相互保险公司的组织优势,抑制其组织劣势。
  • 详情 影响期货合约成败的关键因素
    从研究期货市场均衡条件入手,首先证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操作能为厂商带来额外收益。在竞争条件下,为获得额外收益,厂商必须从额外收益中取出一部分作为投机者主动承担市场风险的报酬,由此证明,厂商支付的套保成本等于市场所需风险溢价是期货合约成败的根本条件,先前研究总结出影响合约成败的因素都是通过影响厂商套保成本或市场风险溢价,进而影响合约市场的运行。其中,现货市场形成价格的自由度、生产周期、现货市场规模与厂商支付套保成本多寡正相关。资本市场回报率、行业上、下游一体化程度、通货膨胀程度、合约设计对市场风险溢价有直接影响。此外,合约标准化要求是为降低交易成本在厂商支付套保成本中的比重,随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市场效率提高,标准化对合约市场运行的影响度逐渐下降。
  • 详情 机构投资者择时能力和基金赎回异常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开放式基金现金流与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通过把基金投资者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本文发现赎回异常现象主要发生在机构投资者中,而在个人投资者中则没有出现。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发生赎回异常的原因,认为主要的根源在于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 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投资基金的择时能力优于个人投资者。
  • 详情 晋升压力、官员任期与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博士生论坛征文)
    基于晋升激励的视角,本文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样本验证了政府股东的“政治观”。我们考察了地方官员的晋升压力及任期对当地城商行贷款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城商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机制及如何修正官员考核体系以抑制不良贷款的累积。结果表明晋升压力大时,当地城商行会减少贷款量,但官员任期会弱化这种作用;从期限结构来看,减少的都是短期贷款,且会增加中长期贷款。同时城商行会减少批发、制造业贷款而增加建筑、房地产业贷款,也会有较低的拨备覆盖率和较高的集中度、关联贷款及不良贷款率,且除关联贷款之外,官员任期大多对二者关系有一定的强化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晋升压力的增强会通过增加城商行的建筑和房地产业贷款、降低拨备覆盖率、提高集中度的途径形成不良贷款,并且在官员考核中增加环境、民生指标的比重能够有效抑制城商行不良贷款的累积。
  • 详情 东亚外汇市场上的日元国际化——困境及对中国的启示
    外汇市场国际化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的外汇市场是促进本币在贸易、金融等交易中广泛使用的重要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东亚日元外汇市场的发展困境,然后从贸易顺差、汇率、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特点、日本和东亚金融市场的缺陷等角度重点分析了造成该困境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人民币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来促进未来东亚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发展。
  • 详情 一级法人体制下的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创新研究
    摘要:近年来,商业银行创新问题成为学界和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一级法人体制下基层机构如何在创新中发挥作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当前,各界对商业银行创新研究焦点普遍定位于总行(即法人本身),对在实际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基层机构关注不够。为深入探讨商业银行基层机构金融创新问题,本研究对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的定位、金融创新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六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基层机构金融创新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
  • 详情 货币稳定与国际资产跨期效用优化配置模型
    本文构建了带外部冲击的国际资产配置的跨期效用优化模型;基于我国 实际数据,计算了不同情景下国际资产在外汇储备和主权财富基金之间的最优配置;并 对国际资产配置关于外部冲击发生概率进行了敏感度分析。研究表明,风险规避型政府 的外汇储备最佳持有量随主权财富基金的风险、主权财富基金的变现成本、外部冲击幅 度、风险规避系数的增加而上升,主权财富基金的最适追加量则与上述变量呈反向变动 关系;跨期与单期优化选择存在显著差异,对资产配置评价期限的延长促使政府选择持 有更多的流动性储备;在国际收支平稳上升时期,可以适当减少外汇储备的持有量。本 研究可为主权财富基金的规模扩张提供参考。
  • 详情 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渗透的路径和影响研究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作为两种重要的资本形式,资本市场的出现搭建了产业资本和 金融资本联系的桥梁。本文选取举牌作为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渗透的一种典型案例,分析得 出在股票价值被极度低估的时候,渗透成本较低,产业资本会通过举牌渗入金融资本,产业 资本倾向选择同行业、股权结构相对分散的企业作为被举牌公司,产业资本渗透金融资本的 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实现该行业的扩张,同时获得本属于金融资本的资本市场 的超额收益。在渗透之后,产业资本对被举牌企业实施经营管理,提高了被举牌企业的经营 效率,实现了产业调整,证明了金融能够有效的支持产业的结构调整。
  • 详情 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多因素分析
    自 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频繁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本国 的经济复苏。伴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美元储备资产持有国,中国深受其 害。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深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管理外汇储备,不仅是当前中国 面临的现实问题,也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在当今美元地位逐 渐下滑、新兴市场国家兴起的背景下,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结构。本文 采用风险-收益模型对外汇储备管理的四个关键因素(国际贸易、参照货币、风险承担能力、 国际货币体系格局)分别进行实证研究,模拟出在不同情境下的中国最优储备币种结构,得 出富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详情 政府质量、投资与资本配置效率
    本文以2005—2007年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事前和事后两个维度考察地方政府质量影响 企业投资和资本配置效率的机理。研究发现,高质量政府可更有效利用市场进行有效的资源 配置,帮助企业获取更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并帮助企业获取外源融资。本文分别用投资对 TobinQ和对现金流的敏感性度量投资效率与融资约束,结果显示,政府质量与投资和Q值敏 感度正相关,与投资和现金流敏感度负相关。相对国有企业,政府质量改善资本配置效率的 功能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相对中央国有企,政府质量改善资本配置效率功能在地方国企中 更显著。事后业绩增长的考察表明,在较高的投资与Q敏感度和较低的投资与现金流敏感度 的地区,投资能显著促进企业增长。上述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