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CFRN论坛
论文
电子期刊
排行
会议信息
招聘信息
个人中心
首页
CFRN论坛
+
论坛介绍
成员介绍
征稿启事
论文提交
会议注册
会议日程
往届会议
论文
电子期刊
排行
会议信息
招聘信息
个人中心
注册
登录
详情
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法律规范体系研析
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是银行与保险在销售环节的合作, 是银行保险的最基础形态。银行作为保险产品的销售渠道, 相较传统的保险代理机构, 具有明显的品牌优势、客户优势及地缘优势。但是, 我国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也存在若干法律问题, 其关键在于没有体现银保合作特质的混业监管法律规范体系, 该体系的逻辑建构是奠定银保合作良性运作的基础, 所以, 把握银保合作规范体系的逻辑支点, 即明确银行兼业保险的法律主体资格、合理确定银保代理
详情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创新
金融体系内的系统性危机及目前治理的困境已经成为次贷危机检讨的重要内容之一。经历近30 多年发展, 宏观审慎逐渐成为系统性风险治理的新框架, 并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宏观审慎监管需要监管工具的创新,主要包括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创新逆周期监管工具及改革最后贷款人制度等。我国应引入宏观审慎监管以代替金融稳定, 完善系统性风险治理的监管工具。
详情
健康险发展思考:基于重庆市场的调查
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可以有效弥补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障缺口,扩大覆盖人群范围,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保障服务需求。它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促进医疗改革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保险市场为例,对健康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约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详情
台湾金融资产证券化立法及借鉴
金融资产证券化是指金融资产经过资产重组、风险隔离及信用增级等环节,由特设机构据此发行证券,并以相关收益偿付证券的操作程式。由于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精妙结构和独特功能,使之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并且被世界各国日益广泛地应用。台湾也立法推动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扩展以应对内外挑战,其《金融资产证券化条例》形成相关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尤其围绕特殊目的信托、特殊目的公司的立法尝试,应为大陆所借鉴。
详情
我国商业银行董事会结构的内生性问题研究
本文从内生视角出发,使用动态GMM模型分析我国2004——2009年52家商业银行董事会构成,结果发现:(1)我国商业银行董事会结构具有“内生构成”属性,董事会职能运作的成本与收益是其主要决定因素;(2)银行业特有的外部管制有限的提升了董事会治理水平,而政府干预会扭曲董事会结构的最优选择;(3)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的运用节约了大规模董事会的运行成本,同时能够弥补董事会独立性低的缺陷,成为现实约束下中国商业银行的次优选择。因此,在控制权重新配置、创新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引导商业银行自主选择高效率的董事会是未来银行董事会治理改革的重点。
详情
经济强大后的中国受国际因素影响不利于深入全球化
2010年中国已是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这表明了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意味着中国的企业进入全球化的数量、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增加,但可与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内需市场仍相对不足,经济发展还要靠出口。由于中国出口一定是以加工贸易出口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然而,一个大国的崛起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教育、军事上等方面增强,触动了一些国家的敏感神经,它们时常会对其进行干扰,中国经济模式受到有形的手频繁干扰,对中国的企业进入全球化是一个极大不利的影响。
详情
金融危机中的黄金定价模型(博士生论坛征文)
作为一种特殊的大宗商品,黄金具有商品、货币和避险的多重属性。在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黄金表现出了较强的货币和避险属性,而过去的研究很少有涉及到其避险属性。本文就当前货币体系下的黄金定价问题,综合考虑了黄金的大宗商品、货币和避险属性,将黄金价值分解为:商品基准价值、基于汇率的“隐性货币价值”、主权国家信用违约的风险溢价,并分别以大宗商品CRB指数、美元指数USDX和美国国债CDS利差等资产价格作为代理变量对其进行定价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研究表明:美元指数USDX负向驱动黄金价格,大宗商品指数CRB、美国国债指数CDS正向驱动黄金价格;其中大宗商品指数CRB滞后一阶、美元指数USDX滞后一阶、美国国债CDS利差滞后二阶价格信息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最显著。研究还表明:黄金价格波动率存在聚类性、长记忆性,但不存在非对称性。
详情
有关宏观经济的短期动态稳定性----兼论宏观经济管理的工程智慧
全球金融风暴对已有的宏观经济理论的实用性提出了挑战,主流理论的比较静态分析显然不能解释目前急剧变化的经济现实。本文从某些工程常识出发,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逻辑,分析了宏观经济系统的短期动态特征。与此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宏观经济管理者所应具备的一些实用逻辑和思想方法。
详情
人民币汇率预期特征研究——基于金融机构汇率预期数据的实证分析
持续的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是当前影响汇率改革和金融稳定的一个难题,因而,深入研究我国外汇市场参与者的汇率预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采用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的汇率预期数据,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预期的特征,结果表明:金融机构的人民币汇率预期是非理性的,70%以上的机构采用外推预期模型预测汇率,50%的机构能够根据自适应性模型修正以往的预测错误,而采用回归预期模型的机构比例较低,为30%左右,说明大多数金融机构预测汇率走势时主要参考汇率的历史走势。因此,本文认为从管理预期的角度出发,央行应减缓汇率升值速度,同时应关注汇率预期的异质性及其变化。
详情
我国金融行业面临的新课题:碳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内容提要]《京都议定书》的签署等同于给二氧化碳标上了价,也标志着碳金融概念明晰和碳金融市场的初步形成,全球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标的的交易总额不断攀升,不久的将来碳交易将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我国金融行业要尽快适应全球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积极应对碳金融市场新变化。本文介绍目前国内外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利于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
1
2
...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
466
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