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保险业服务低碳经济的几点思考
    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三大支柱之一,在低碳经济理念下如何找准自身定位,适应国策需求、服务低碳经济,这既是对保险业提出的一项严峻挑战,又是保险业加快自身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难得机遇。
  • 详情 流动性、合理流动性水平与宏观管理的现实情境
    在宏观调控层面判断流动性是否合理的标准,主要取决于流动性是否能保证通货膨胀维系在合理水平(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际通胀率以及可容忍的通胀率可能都存在差异。流动性的波动较大,甚至受心理预期、投机等多种因素影响,往往难以预测。中国逐步“试错”的渐进性宏观调控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科学性和中国式哲学的逻辑性,甚至在传统货币政策理论方面,也有创新性的贡献。
  • 详情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经典理论、美联储实践及现实思考
    近期国内外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又一次引发了大家对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关系的热烈讨论。本文对有关重要理论和经典分析框架进行回顾,并对现实情况进行一些探讨。资产价格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影响货币政策:资产价格既可以作为传导货币政策的途径,也可以是货币当局所使用信息的重要部分。我们用经典的Bordo-Jeanne理论框架分析了货币当局在资产价格膨胀时所面临的困境。然后我们以美国为例,用两种不同的实证方法探讨了美联储是否“真的”受到了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最后我们还结合中国的现状进行分析。
  • 详情 证券市场中的“失灵”:中国与美国的比较
    文章结合美国与中国的证券市场的现实进行了对比分析,笔者发现近年来这两个市场中都存在着“失灵”现象,有着类似的表现形式,但是它们的成因却是不一样的:在美国股市存在的“失灵”是一种“市场失灵”,而处在新兴市场的中国股市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失灵”。笔者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失灵”,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 详情 对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目标的再思考
    目前国际社会关于此次金融危机成因和教训的讨论很多,尤其是二十国集团华盛顿金融峰会以来,各界已经对金融监管、国际金融组织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的改革达成了一些共识。本文将主要从货币政策的角度,对危机前货币政策进行系统性回顾,反思金融危机前的货币政策,并对危机后的货币政策目标进行探讨。
  • 详情 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若干思考
    本文对国际基金组织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进行探讨。该分析框架主要包括四部门分析方法、CEGR汇率评估方法、债务可持续性分析、全球经济模型(GEM)等具体内容。从中可以体现出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中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市场化的基本理念以及用数据说话、注重实际调查、强调国别经济的比较研究等特点。在上述基础上,我们可看到其经济分析中面临着经济问题的政治化、技术工具的科学性以及政策建议的及时性等方面的挑战。最后,我们得出一些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 详情 Idiosyncratic Risk, Costly Arbitrage, and the Cross-Section of Stock Return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idiosyncratic risk on the cross-section of weekly stock returns from 1963 to 2006. I use an exponential GARCH model to forecast expected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and employ a combination of the size effect, value premium, return momentum and short-term reversal to measure relative mispricing. I ?find that stock returns monotonically increase in idiosyncratic risk for relatively undervalued stocks and monotonically decrease in idiosyncratic risk for relatively overvalued stocks. This phenomenon is robust to various subsamples and industries, and cannot be explained by risk factors or ?rm characteristics. Further, transaction costs, short-sale constraints and information uncertainty cannot account for the role of idiosyncratic risk. Overall,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limits of arbitrage arguments and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idiosyncratic risk as an arbitrage cost.
  • 详情 The Use of 'Lucky' Numbers in the Pricing of Chinese A-Share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In China the number 8 is considered 'lucky' and the number 4 'unlucky'. This paper shows that almost twenty percent of the IPO prices for the Chinese domestic market (A-shares) end in the 'lucky' number 8 as compared to a little more than three percent ending in the 'unlucky’ number 4 (a ratio of almost six to one). It also documents that 'lucky' number combinations make up the ending two digits of more than ten percent of A-share price endings. This occurrence is far greater than expected by chance or by other theories that have explained price clustering in financial markets. We conclude that issuers of Chinese IPOs consciously choose to favour 'lucky' numbers when setting prices.
  • 详情 豪斯克—麦奇不对称效应与经常账户失衡的结构性成因
    美国经常账户的失衡不仅影响其本国经济,还严重地影响着全球经济。本文在全面分析美国经常账户组成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豪斯克-麦奇不对称效应”及其造成经常账户失衡的原因,具体包括移民效应、供给效应、生产在全球的重新配置以及国际贸易的组成。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原因是结构性的,所以扭转失衡的方法也必然应当是结构性的。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应努力捍卫我国的经济利益,并最终根据我国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和具体国情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金融体系以及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
  • 详情 中国的货币需求与资产替代:基于1994-2008年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中国金融体系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尤其是利率不断的市场化、汇率制度逐步趋向灵活以及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这些已经显著地改变了货币政策操作的外部环境。本文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法并利用PcGets软件,实证考察了在这种新的环境下,广义货币需求、物价、产出、利率、汇率以及股票价格之间的有机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适当地考虑资产替代并利用科学的计量方法,我们依然可以得到相当稳定的广义货币需求函数。在最终的误差修正模型中,收入弹性小于1。当期的通货膨胀对实际货币需求有着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影响。货币需求对利率并不敏感,这反映出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的事实。汇率的变化率并没有显著地影响货币需求,但是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确实引致了更多的货币需求。尽管近年来资本市场经历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股票价格无论在我们的长期还是短期模型中都还不显著,实物资产过去是目前仍是中国居民资产组合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