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中外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差异性分析
    在3万多家房地产企业中,目前可以真正供其选择的融资渠道,主要有银行信贷、上市融资、信托融资、债券融资、以及其他融资方式,如基金融资等。但实际上,超过半数以上的资金,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银行信贷。统计数字表明,银行信贷占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的79%。而其他融资方式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例如,2003年房地产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总量仅2亿元人民币,与当年房地产投资高达1万多亿元人民币相比,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 详情 股票价格变动的方式与预测
    内容简介 笔者在充份吸取当今世界证券投资理论及方法精华的基础上、从物理学、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的一些原理中得到启发,经过九年对全球几个主要股票市场股价指数及外汇市场汇率数据的实证分析与实际的股票、期货交易,独创出一种全新的股票投资理论及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困扰全球证券投资界近百年的世纪难题――股票价格变动是否随机的问题、对股票价格历史序列进行精确测量和科学分类的问题、对未来股票价格变动进行预测的问题。该理论和方法的核心是一个描绘股票价格如何变动的数学模型。通过这个数学模型,笔者把投资哲学、投资方法、股价历史序列的统计分析与现实环境中的股价预测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连、相互印证、动态的、适应于全球所有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的投资理论及方法体系。这篇研究报告旨在简介笔者的部份研究成果――即笔者在研究股票价格变动与预测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 详情 金融控股公司: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
    本文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经济的全球化,如何整合我国金融业资源日益提上议事日程。金融控股公司将成为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度的现实选择。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类似于金融控股公司的金融集团,在借鉴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经验的基础,结合我国金融业实际情况,就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监管、发展模式等方面做了探讨。
  • 详情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投资策略研究
    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独特的制度背景,加之发展历程较短,个体证券投资者的行为表现出相当程度的非理性,投资者采取何种投资策略对于其能否克服行为的非理性带来的风险并进而利用其他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来获取收益至关重要。本文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深入考察了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行为的主要特点,从市场制度、社会文化、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等角度分析其行为的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处置效应、政策依赖、过度自信和羊群行为等提出个体证券投资者应该采取的有效投资策略。
  • 详情 股票市场中的“误价”
    误价(mispricing)?不是由非理性交易者的存在引起的,供求失衡只是误价产生的表面原因,政府立法垄断股票发行资源,使股票供给缺乏弹性,股票需求富有弹性才是股票误价产生?能存续较长时间的真实原因。股票价格向上偏离股票基本价值,股市中的理财功能、筹资功能、改善公司治理等功能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股票价格长时间低于股票基本价值的市场,则是一个低迷的、没有效率、没有吸引力的市场。本文力图说明误价产生的原因,?阐述了误价在股市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合理地利用误价资源。
  • 详情 财务危机预警中财务比率的选择研究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财务危机预警中财务比率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初选原则对财务比率进行了初步选择,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变量选择方法,对初选的财务比率进行定量筛选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科学、通用的变量选择方法。
  • 详情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农村金融体系的强力支持,而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撤离农村,形成了农村金融的“真空状态”,农业发展银行只提供粮食收购贷款,信用社背离了合作制的宗旨,邮政储蓄从农村抽取大量资金,根本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改革农村金融体系,理顺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的资金关系;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发展新的合作制金融机构;改革税收、利率政策,形成农业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增加农业的信贷资金投入,多方面筹集资金,支持农业现代化。
  • 详情 ARFIMA在中国股票市场预测的失效
    选取了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份指数、上证工业指数、上海商业指数、上海地产指数、公共事业指数、四川长虹、深发展A八个从1997.1.2―2001.12.31样本序列。分别进行了序列的性质分析,并根据序列的性质为它们建立了ARFIMA(p,d,q)模型,并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ARFIMA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对收益序列的预测是失败的。
  • 详情 从商业银行经理与企业经理的博弈来分析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
    内容提要:银行不良贷款是产生金融体系脆弱性和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高不良资产对银行和经济有重要影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自1980年以来在181个成员国中,有133个国家都经历过严重的金融问题或危机,占全部成员国的74%。发生金融问题的有108例,其中,由银行不良资产引发的有72例,占67%,发生金融危机的有31个国家,共 41起,其中因金融不良资产引起的有24起,占59%。所以研究银行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背景。本文的结论是:在不考虑市场风险和预算软约束的情况下,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微观机制是委托人监督检查不严格和代理人(借款者)有逃债的动机造成的。
  • 详情 当前银行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WTO的加入,意味着我国的银行业将置身于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市场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大潮中,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银行会计工作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是当前银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目前银行会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就银行会计如何应对加入WTO的要求与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