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货币的本质
    本文解释了货币的本质和大萧条产生的原因,以及储蓄、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纠正了怎样估算乘数的一些问题,并且对理性人假设的提出了疑问。
  • 详情 美国养老金计划介绍及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启示
    摘要:美国的养老金计划是美国退休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现行的各种养老金计划,分析了各种计划的特点及其适用的范围。这对于改进我国养老保险产品和建设养老保险体系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详情 Asset Prices and Trading Volume Under Fixed Transactions Costs
    We propose a 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of asset prices and trading volume with heterogeneous agents facing fixed transactions costs. We show that even small fixed costs can give rise to large “no-trade” regions for each agent’s optimal trading policy and a significant illiquidity discount in asset prices. We perform a calibration exercise to illustrate the empirical relevance of our model for aggregate data. Our model also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dynamics of order flow, bid/ask spreads, market depth, the allocation of trading costs between buyers and sellers, and other aspects of market microstructure.
  • 详情 国债市场创新和风险控制
    10多年来,我国国债市场在创新中不断取得成绩,形成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相互促进的格局。但是,与国际上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国债市场发展中仍然有不少的差距。如何推动我国国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使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相得益彰,良性发展?创新风险控制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经之路。
  • 详情 试论集团(关联)客户授信风险管理与控制
    周正毅、钱永伟的落马,吴志剑、杨斌被判刑,直接反映经济转轨时期,一方面反映中国民营经济的财富尚处在一片灰色地带,另一方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运行、治理机制存在缺陷,同时反映我国金融业尚欠缺一个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这使得他们容易骗取贷款!本文就集团(关联)客户授信风险管理与控制进行探讨。
  • 详情 再论民营制度需求的不充分性
    世纪之交以来,鼓吹民营金融市场准入的理由在激烈争论中得到“锤炼”,变得更加具有诱惑力了,但民营(筹办)银行的送审方案与章程设计却暴露出民营企业家急迫参与银行业的真实动机,该动机与鼓吹民营金融的学者们所列举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偏差太大。因此,民营银行市场准入呼声不过是一个在经济上成长起来的利益集团为实现其政治利益追求寻找一条更加宽阔的经济路径而已。在社会信用等制度环境制约条件得到满足之前,新增设民营银行机构无益于真正的民营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拓展,也无益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优化,更无益于中国金融新秩序的确立与持续,至于能否实现“规范民间(地下)金融”和“瓦解金融‘黑市’”之目标,则取决于金融资产价格的市场化程度。针对真正的民营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拓展问题,我们更加主张在完善制度建设基础上对现有小银行类存款机构进行民营化改造,该措施具有等同制度变迁收益这个前提下的最小社会成本优势。
  • 详情 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的自动化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一种高效稳健的知识发现技术---探索性数据分析,为了使用EDA的数据分析工作快捷高效,本文采用Excel 2000中的VBA编写两个应用程序,使EDA数据分析的两个主要过程---数据变换和耐抗直线拟合---实现了自动化。这两个应用程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数据挖掘软件中模式发现的核心程序使用。
  • 详情 1998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实践的效应分析
    对上市公司的收购是中国股市近些年出现的新现象,文章以1998年深沪两市发生的全部67家公司的并购为样本,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NROA)和主业利润率(CROA)为指标,将所有样本根据并购原因划分为六类,以并购前2年和并购后3年的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并购的效应与得失。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了国企与民营作为收购方的并购效应和并购的有偿转让与无偿划拨方式的不同结果。文章的结论为:业绩较差的公司较愿出让控股权;多数并购是战略性的,获上市地位是主要的并购动力;并购后主业得到明显加强;市场化的战略性并购效果较好,有偿并购的效果较好
  • 详情 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
    我国的股票市场由于起步晚,功能定位不完全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中,不可流通的具有廉价投票权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占绝大比重,股票种类设计不规范,行政导向性强,是一个不完全市场。因此对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验证必须考虑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制度背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首先阐述了有效率资本市场理论(EMH)的含义,然后给出了我们对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的基本判断,最后考虑《证券法》的影响,对1999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股票市场两个市场综合指数的日收盘价时间序列进行自相关系数检验和游程检验,得出了中国股票市场非有效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