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论离职业务员的风险管理
    代理人的高流动率和优秀代理人的高流失率一直是保险公司营销队伍存在的普遍现象。代理人离职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是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合同解除,与保险公司的管理关系也随之终止。正是由于这种法律关系的消灭,致使离职代理人的风险管理在实践中存在相当的难度。本文试图分析离职代理人潜在风险的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离职代理人潜在风险的类型 一、保险代理合同关系存续期间,代理人在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代理人离职后客户提出质疑所引发的风险。二、保险代理权终止后,离职代理人仍以保险公司名义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给保险公司造成损失的风险。三、离职代理人泄露其在职期间了解的公司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的隐性风险。 (二)离职代理人的风险管理 一、规范格式化保险代理合同。二、加强代理人培训。三、完善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四、保险公司要加强和规范公司代理人信息管理。五、建立保险代理人离职处理制度。六、提高续期收费员的服务质量。 完善公司代理人管理制度,可以杜绝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减少损失,提高公司信誉,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因此,保险公司应从制度上、流程上加强代理人管理,以防范因代理人离职产生的风险。
  • 详情 WTO与中国资本项目有条件自由化研究
    中国加入WTO使中国资本项目的管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一方面,中国公开在入世承诺中要加入《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协议》(TRIMS)和《金融服务协定》(FSA) ,我们不得不放松资本项目的管制,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认真研究资本项目自由化条件的条件。
  • 详情 中国证券市场新股长期回报的实证研究
    在国外许多股票市场中现在已经被证实存在新股长期回报不佳的现象,本文基于中国股票市场中的新股数据,研究了新股上市后的长期回报。在研究中,采用了构建同类型对比组合比较和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的方法。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中,新股上市后在较长期间内,具有回报高于市场和同类型对比组合的现象,并且新股超额回报不能够用三因素定价模型有效解释,同时还发现新股上市后的首日回报对其未来的长期市场表现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 详情 中国基金业“价值投资”理念简析
    过去,价值型投资策略一般被视为一种防守型的投资策略,但自2003年以来,基金投资所具有的收益高和风险小的特点逐渐显现,基金业的投资趋势开始表现出一种新的价值投资策略。通过基金业目前形势的分析,很显然,我国基金业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不但与西方早期所推行的“价值投资”理念存在着明显的理论与现实条件的不同,而且该理论还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并逐渐得到发展、完善,同时,它在基金业的投资策略中所起的指导作用也越来越大。这点,我们也可以从今年基金业投资策略的展望与实证中得到佐证。由此可见,将“价值投资”理念进一步深化非常符合我国基金业长远的实际利益,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详情 兼并与收购的期权定价方法
    本文针对兼并与收购的传统与其他定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在结合协同效应评估与期权定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价思路,用于解决其他方法中假设条件过多,教难量化等问题
  • 详情 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1996年至1998年期间可能具有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ROE介于10%和11%之间的公司)为样本,对审计任期与审计意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由于这些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容易识别,审计师在揭示这些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上的专业技能是类似的,这样审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代表其审计独立性。研究发现,审计任期增加并没有损害审计独立性,并且在大规模事务所中,审计任期增加,审计独立性反而更高,而在小规模事务所中,无论审计任期长短,审计独立性都比较低。
  • 详情 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思考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小企业也将日益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一方面一批非常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存在着严重的资金缺口现象;而另一方面我行有相当一部分的资金闲置着; 这与当前我行的战略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如何与中小企业建立一个互惠互利的关系等是一个急需丞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分析中小企业重要性入手,从银行这一大方面分析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完美信贷管理办法和贷款中介服务机构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 详情 风险预算与积极管理者选择问题初探
    金融系统的混沌现象以及金融机构投资者的趋利性为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预算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它弥补了战略资产配置的不足,为了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不仅在长期对总投资组合进行战略资产配置,而且在短期雇佣积极管理者动态调整投资组合头寸。积极管理者的选择问题则成为风险预算进程的焦点,理论界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因为风险预算的实用性和广泛性,借鉴这一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对我国当前证券市场的完善和投资基金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详情 上市公司收购的财富效应:基于信号理论和效率理论的解释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收购的财富效应进行分析,发现西方相关的信号理论和效率理论在中国都有一定的适用性。本文得出的信号显示工具主要为支付价格。若收购时支付价格小于每股净资产则会对财富效应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发现收购是解决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的一种外部途径。当上市公司在收购前经营效率较低时,收购的财富效应较大;并且,当上市公司在收购前经营效率较低且责任人明确时,收购的财富效应更大。
  • 详情 中国股票市场长期记忆性的实证研究
    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新兴证券市场是否存在长期记忆性,本文使用非线性模型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为了验证有效市场假说是否适用于中国股票市场,本文对中国沪深两市的股票收益率进行了正态检验。最后,使用方差比检验和R/S方法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周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