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银行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银行内部管理风险是当前最大的金融风险
认领作者 认领作者管理权限
发布日期:2008年05月03日 上次修订日期:2008年05月03日

摘要

内部管理虽然有许多内容,但最主要的只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事管理,二是绩效考核。人事管理包括怎样选拔人,怎样激励人和怎样淘汰人三个部分。绩效考核又分为怎样设定科学的业务指标,怎样使业务指标与经营者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两个部分。任何一个组织只有将这两个方面五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个高效运作、建康向上的机体,而国有大型银行恰恰在这些方面不足。   一是用人机制不完善。企业减少了新人脱颖而出的机会,增加了用人的成本,这就是国有大型银行最大的无效率---人事无效率。   二是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评价银行经营的核心指标只有两项,即: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两项指标在实际操作中却不同程度地被淡化,各基层大多隐瞒,使金融风险大量积累。   三是激励机制不完善。经营好坏与行长的个人利益关系不大,而广大员工却只能被动享受着经营差所带来的苦果。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内部管理是当前国有银行最大的金融风险,如何实施科学的内部管理,切实防范各类风险呢?   一、改制上市,只是实现经济组织从无效率向有效率制度变迁的第一步。大型银行上市后,在内部分支机构的管理中“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仍然存在。规章制度本应是大多数人的意志,却往往被少数人所利用,而损坏大家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部的负博弈,是解决企业内部管理风险的关键。效率和成本是制约监管的瓶颈。最高效、成本最低的监管应是操作者自身的监管。   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一方面,考核要回到利润这个办企业的根本上来,减少不必要的考核成本。另一方面,风险考核应与利润考核并重。再一方面,要真正将业绩与经营者的利益紧密结合。参照古代晋商“银股和身股”的管理模式,建立利润(剔除风险后,下同)决定员工收入,员工收入决定行长收入的机制。这是基于三点考虑,一是纠正近几年来银行改革中领导收入虚高的现状,减小广大员工的抵触情绪。二是增加广大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很大程度地减少单位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负博弈。银行是一个风险遍布操作各个环节的特殊企业,通过这种关联,才能让每个想违规的人时刻感受到来自全体员工的注目。三是增加行长“责、权、利”的匹配度,建立以普通员工收入(不含少数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中间大部分,下同)为参照系的行长收入弹性分配制度。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四是建立严格的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
展开

关键词:

段旭东 银行内部管理风险是当前最大的金融风险 (2008年05月03日) https://www.cfrn.com.cn/lw/11990

选择要认领的作者1
身份验证1
确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