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栏目:银行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利率风险、存款稳定性和风险跨期平滑:理论和中国商业银行的证据
认领作者 认领作者管理权限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20日 上次修订日期:2023年01月20日

摘要

本文用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研究银行存款规模的利率风险跨期平滑机制。该机制是在存款稳定性的基础上,以利率上升时期的收益自动弥补利率下降时期的损失,实现对批发融资利率风险和非缺口的资产和负债、贷款活动等项目利率风险的跨期平滑。研究发现,银行存款对利率风险具有存款利率粘性、存款规模粘性和存款特权三方面的稳定性特征。银行存款规模对利率变化的稳定性特性,使其能够跨期平滑利率风险。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存款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发挥存款的三种稳定性特征,跨期平滑作用越强;当存款规模超过一定的范围,风险跨期平滑功能将会反转,因此应该控制银行存款规模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按存款结构细分的讨论中,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和公司存款都起到了利率风险跨期平滑作用;个人存款中的个人定期存款的风险跨期平滑功能更强,表明存款的稳定性越强,对利率风险的跨期平滑作用也越强。银行存款规模对利率风险的跨期平滑,为利率风险的管理提供了新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利率风险管理变成银行存款的管理。此外,我们的研究也侧面印证了期限错配可以降低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敞口不必为零。我们认为资产和负债不必进行期限匹配,而要重视真实利率敏感性的匹配。
展开

曹啸; 卜俊飞 利率风险、存款稳定性和风险跨期平滑:理论和中国商业银行的证据 (2023年01月20日) https://www.cfrn.com.cn/lw/15322.html

选择要认领的作者1
身份验证1
确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