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风险

  • 详情 企业债务融资贵的新解释:来自气候灾害冲击的证据
    近年来,随着气候风险的不断累积,中国极端气候灾害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持续上升,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本文手工整理了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数据,构建了考虑企业子公司数量及所在地的气候灾害冲击加权平均指标,基于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气候灾害冲击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气候灾害冲击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冲击造成企业营业收入下降和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增加是其中的影响机制。异质性考察发现,气候灾害冲击提高债务融资成本的效应在受到“信贷歧视”更严重的民营企业和规模较小企业中更加显著,且在受气候灾害影响程度较大的行业和金融业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能够通过使用商业信用融资、提高风险感知水平和改善ESG表现缓解气候灾害冲击造成的融资贵问题。本文为气候灾害这一因素对企业融资贵问题带来的重要影响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对企业防范和化解气候灾害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详情 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省际风险传导研究
    本文基于城投债和地方债的发行和交易数据构建了各省地方债务风险综合指标,发 现各省风险有共同的趋势,存在风险联动现象。为了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省际风 险传导机制,本文运用含外生变量的结构化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来识别风险传 导途径和重点风险地区。实证发现本文设定的风险关联关系矩阵是地方债务风险传 导的重要途径,可以很好的解释地方债务风险的共同趋势。进一步地,我们通过广 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衡量了各省的风险传导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发 现吉林省风险正向冲击对其他省份有持续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本文还从地方财 政收入构成角度考察了影响地方债务风险传导性的主要因素。本文的研究为防控和 治理地方债务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 详情 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省际风险传导研究
    本文基于城投债和地方债的发行和交易数据构建了各省地方债务风险综合指标,发现各省风险有共同的趋势,存在风险联动现象。为了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省际风险传导机制,本文运用含外生变量的结构化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来识别风险传导途径和重点风险地区。 实证发现本文设定的风险关联关系矩阵是地方债务风险传导的重要途径, 可以很好的解释地方债务风险的共同趋势。进一步地,我们通过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衡量了各省的风险传导性,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吉林省风险正向冲击对其他省份有持续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 本文还从地方财政收入构成角度考察了影响地方债务风险传导性的主要因素。 本文的研究为防控和治理地方债务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 详情 女性董事与企业投资行为:基于金融危机的视角
    论文利用金融危机提供的自然实验机会,分析了女性董事的风险规避倾向是 否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论文通过对 2007-2009 年 A 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在金融 危机期间,女性董事比率高的公司投资水平下降的更快,而且这种效应主要集中在过度投资 的公司中。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期间,女性董事比率高的公司倾向于通过减少长 期借款来规避债务风险。论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女性的风险规避 意识有利于减少公司的过度投资,降低债务风险,帮助公司规避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文丰富了我们对公司投资行为的认识,以及女性高管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
  • 详情 女性董事与企业投资行为:基于金融危机的视角
    :论文利用金融危机提供的自然实验机会,分析了女性董事的风险规避倾向是否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论文通过对2007-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在金融危机期间,女性董事比率高的公司投资水平下降的更快,而且这种效应主要集中在过度投资的公司中。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期间,女性董事比率高的公司倾向于通过减少长期借款来规避债务风险。论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女性的风险规避意识有利于减少公司的过度投资,降低债务风险,帮助公司规避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丰富了我们对公司投资行为的认识,以及女性高管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
  • 详情 中国国际储备需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国际储备、国际收支和宏观经济平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所以一国必须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保持适度规模的国际储备。一国国际储备规模合理与否,应当以最优储备存量和调节速度的平衡运用为标志。从长期看,中国的国际储备需求主要由国民收入、进口倾向、债务风险和国际收支波动程度等因素决定。从短期动态变化方面看,除了受上述长期因素影响外,中国的国际储备需求还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
  • 详情 地方债券与地方债务的风险成本替代分析
    在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多元化”融资虽说是无奈之举,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缓解了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但由于各地政府普遍性地存在融资方式和融资主体的不规范,不仅累计的地方债务日益庞大,而且积聚的风险更难测度和监管,已经成为威胁宏观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隐患。本文尝试从风险成本角度,讨论发行地方债券可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