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

  • 详情 分形市场假说研究及其实证检验
    传统的EMH及高斯假定难以解释证券市场的收益率呈尖峰厚尾分布,而且围绕价格是否可预测,学术界也存在争论。本文试图采用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最新理论分形市场假说(Fractional Market Hypothesis)来解释美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这些现象,通过数据检验,最后得出美国证券市场存在较弱的价格可预测性,并且存在一个大约64个交易日的非周期循环。并且说明分形市场假说比EMH更具说服力。
  • 详情 ETFs将带动股指期货的推出――――论ETFs与股指期货间的关系
    ETFs和股指期货都是股指的衍生金融产品,两者的市场功能很相似,而且在具体应用中,ETFs和股指期货更是可以交叉应用,相互取长补短。此外,由于他们对市场环境的要求基本相同,所以ETFs的推出有利于为股指期货的运行铺平道路。
  • 详情 宏观经济变量对我国股市的影响分析
    本文利用VAR及协整分析上证指数的变动与固定资产投资,各项贷款,货币供给,储蓄等实体经济变量的关系,发现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各项贷款对股市有拉动效应外,其他变量的影响均不显著,而且得出了于成熟市场不同的方向相反的相关性。
  • 详情 恒生指数日收益率与成交量及未平仓和约关系的实证研究
    本文以恒生指数当月期货日交易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恒指期货收益率、成交量及未平仓和约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发现恒指期货日收益率绝对值与成交量、未平仓和约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日收益率与成交量,日收益率与未平仓和约存在不对称的关系;且日收益率与成交量、未平仓和约之间存在滞后关系。同时本文以三者之间的滞后关系为基础,提出了以三者历史数据相互关系为基础的收益率预测经验公式,表明通过对不同交易动机产生的成交量及未平仓和约,以及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获得有关未来收益率变化的信息。
  • 详情 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以往的关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过多地关注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而忽视了对上市公司背后的政府行为以及公司所处治理环境的分析。本文承袭刘芍佳、孙霈和刘乃全(2003)一文所使用的“终极产权论”,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终极控制人数据,首次将上市公司细分为非政府控制(即民营、乡镇或外资资本控制)、县级政府控制、市级政府控制、省级政府控制以及中央政府控制这五种类型。同时,我们利用樊纲和王小鲁(2003)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数据及其子数据构建各地区公司治理环境指数,具体包括市场化进程指数、政府干预指数以及法治水平指数。在此基础上,我们以2001年至2003年期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府控制尤其是县级和市级政府控制对公司价值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公司所处治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减轻这种负面影响。其政策含义是,解决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不仅需要继续“抓大放小”,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善公司治理环境。对研究者来说,需要把目光转移到影响公司治理的根本因素上来,加强对公司治理环境的分析。
  • 详情 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
    我国的股票市场由于起步晚,功能定位不完全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中,不可流通的具有廉价投票权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占绝大比重,股票种类设计不规范,行政导向性强,是一个不完全市场。因此对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验证必须考虑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制度背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首先阐述了有效率资本市场理论(EMH)的含义,然后给出了我们对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的基本判断,最后考虑《证券法》的影响,对1999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股票市场两个市场综合指数的日收盘价时间序列进行自相关系数检验和游程检验,得出了中国股票市场非有效性的结论。
  • 详情 VaR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本文对VaR的理论与计算模型进行了系统地介绍,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针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Risk Metrics方法、ARCH类模型、混合正态以及广义误差分布中涉及到的有关参数进行估计,提出了适合中国证券市场的主要参数。具体结果如下: 1. 结合中国证券市场主要指数估计了Risk Metrics模型中的最优衰减因子,结果如下表: 最优衰减因子 上海综指 0.944 上证A指 0.942 深圳成份 0.920 深圳成A 0.917 均 值 0.93075 2. 就混合正态模型而言利用中国证券市场主要指数的标准化收益率估计出两个正态分布的参数值与概率值,结果如下表: 正态一 正态二 P值 均值1 标准差1 均值2 标准差2 上证综指 0.107349 0.711383 -0.214843 1.843125 0.775636 上证A指 0.107312 0.714149 -0.229415 1.864664 0.782019 深圳成份 0.044483 0.822448 -0.144945 2.196894 0.860187 深圳成A 0.057668 0.759801 -0.153388 1.795529 0.774296 3. 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四个主要指数的标准化收益率提出了广义误差分布模型的参数v值,结果如下:上海综合的v=1.14; 深圳成份的v=1.19;上海A指的v=1.13;成份A指的v=1.24。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的v值相比,我国的证券市场稳定性较好,极端事件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少。 4. 将AIC准则尝试性地应用到ARCH类模型的定阶中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详情 RS系列分析的非线性估计及应用
    摘要: 针对 R/S 系列分析方法在估计 H 参数时存在一定偏差,从而导致分析结论产生分歧的问题,提出用非线性估计方法提高R/S系列分析估计H参数的精确度,同时结合ARFIMA模型对估计精度进行了验证.最后应用非线性R/S方法揭示中国股市主要指数和个股收益序列中的长期记忆效应.
  • 详情 H股股指期货交易对大陆股市定价的影响
    境外中国概念指数期货产品的推出虽然仍有待于市场的检验,但无疑其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环境、投资者投资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实证研究了香港H股指数期货对上证指数的影响,发现两者存在协整关系,H股指数期货是上证指数的短期Granger原因。脉冲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均显示出H股指数期货对上证指数的影响明显更加强烈于上证指数对H股指数期货的影响。
  • 详情 利用特征基准指数评价股票基金的实证研究
    本文沿用Daniel、Grinblatt、Titman 和Wermers(1997)的思路,利用4 个因 素来描述股票的风险,发现基金持股表现出某种趋势。通过实证发现封闭式基 金具有特征选股的能力,由于中国股票市场同涨同跌的加强,这个能力在逐渐 降低。封闭式基金不具有特征选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