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详情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基于商业信用与企业产权性质的证据
    本文从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和企业产权性质出发,从微观层面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 传导机制。根据央行要求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基准利率、银行间拆借利率和国库 券利率的变化,我们定义 2004、2006和 2007年为我国的货币政策紧缩阶段。本文发现相对 于以前研究中常用的企业规模,在我国,企业的产权性质可能是更好的企业融资能力的代理 变量。 在货币政策紧缩阶段,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在银行信贷方面受到的冲击更大, 更有可能从供应商那里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并同时减少提供给客户的商业信用,以此作为替 代的融资方式,同时我们还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阶段上市公司的应付账款账龄延长,尤其是 非国有企业。本文的研究证据表明,货币政策的变化将对企业融资,尤其是非国有企业融资, 产生巨大影响,所以更大程度上选择商业信用替代的融资方式,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 策在我国同样可以通过信贷渠道传导到微观层面的企业。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将有助于 政策制定者们寻找更为切合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研究也将有助于 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配给在货币政策所发挥的作用。
  • 详情 高净值财富个人理财行为研究
    区别于古典经济学消费行为研究和行为金融领域的投资心理决策行为研究,本文研究高净值财 富个人(英文简称为 HNWI)为实现生活目标而进行财务资源管理的理财行为。居民理财行为最终表现为 对各类理财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行为。本文根据金融消费的决策过程构建了个人理财行为决策概念模型 (PFPDM),并提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十一个因素假设,构建了个人理财规划行为分析模型(PFPAM),设 计了实证研究的指标体系和量表,并完成了中国高净值客户理财行为调查,据此检验影响 HNWI 理财行为 的主要因素的显著性,并形成了金融消费者市场细分的依据。
  • 详情 非正规制度影响下中国居民储蓄、消费和代际支持的实证研究——兼论儒家文化背景下养老制度安排的选择
    文化传统、伦理道德和信念体系等非正规制度会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 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儒家文化对中国居民消费、储蓄和代际支持等经济行为的潜在影响, 从理论上说明儒家文化在家庭和家族作为经济互助、互保、风险分担组织中起到的作用和意 义,也论述了家庭作为养老制度安排的载体具有的内在缺陷。本文采用 1986年—2008年有 关宏观数据对考虑代际支持的中国居民的消费特征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家庭养老模式的不 可持续性和不稳定性。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应该建立健全金融保险市场, 以市场化的手段进行有保障的养老安排,分离出家庭的经济功能,使其养老功能转化为市场 保险的一个补充和丰富,从而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家庭结构更趋于稳定。
  • 详情 策略型消费者的故意违约行为仿真
    本文建立了一个简明的策略型消费者的故意违约仿真模型,主要关注商品降价时消费者的心理性的放 弃还款行为。基于此模型初步讨论了征信体系和商品降价特性对违约的影响。
  • 详情 基于鞅测度的流动性风险溢价的测算
    本文研究了在一般市场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定价问题。首先借助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的无套利思想在鞅测度下对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定价,通过等价测度变换,使可交易资产的贴现价值过程转化为鞅过程,得到了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市场价格,进而给出了流动性风险溢价的计算公式。得到的风险的市场价格在同一市场中对于所有可交易资产都是相同的,并且这一价格对于所有投资者也都是相同的,不会因投资者的风险厌恶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 详情 资产价格波动如何影响实体经济波动:金融危机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
    资产价格波动会影响企业净资产,尤其在金融危机期间,会恶化企业资产负债表,提高企业融资成本和降低企业资金需求,引起投资和产量萎缩,实体经济下滑。本文得到的宏观经验事实是资产价格波动单向影响实体经济波动,为此构建资产价格波动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微观理论模型,并进一步提供微观经验证据。结果表明:资产价格波动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并没有显著影响融资能力较强的企业,而只是冲击到融资能力弱的企业;实施新会计规则之后,资产价格波动借助资产负债表渠道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效果更明显。政策内涵是:公允价值会计规则会借助资产负债表放大资产价格波动效应,需要通过资本缓冲、前瞻性储备和更加透明的信息披露来解决;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需考虑私人经济主体是否具有资金需求,纳入资产负债表信息到政府经济政策框架中。
  • 详情 金融市场波动率测度模型的评价新方法:拟合优度和平滑性
    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波动率模型。该方法兼顾了模型拟合样本的能力和模型的平滑性,而避免了经典的评价方法只考虑模型拟合样本能力的缺陷。新方法有利于投资者挑选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的和风险对冲能力相对较强的波动率模型。实证例子是估计中国股票市场的行业时变风险:对三大类波动率模型进行了评价,并指出评价方法或标准的选择直接影响金融市场风险估计或预测的评价结果。
  • 详情 金融监管提示:制度设计与功能效应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的审视角度,深入分析了金融监管提示的必要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并结合当前银行业监管的实际,对监管提示的层次、顺序、内容等进行了写实性描述,进一步研究了金融监管提示制度的功能效应,比较分析现行不完整提示制度的不足,从而得出“灵活的金融监管提示制度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效率和稳定,从而科学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结论。
  • 详情 融资约束、债务能力与公司业绩:自然实验的证据
    本文利用短期融资券的推出作为自然实验研究金融创新引起的公司融资约束变化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从而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供微观证据。利用短期融资券作为自然实验,本文解决了在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中的内生性问题。基于两者关系中“分配金融资源”的理论观点:金融发展能够更加有效的分配资金资源,减少公司的融资约束,增加公司的业绩,本文提供了这一经济作用机制的实证证据。本文发现当短期融资券成为企业潜在的融资工具后,能够利用这一金融工具的企业在负债能力和投资能力方面有了大幅提高,其经营业绩也得到大幅增长。本文的证据表明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对公司价值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 详情 金融危机与黄金定价模型
    作为一种特殊的大宗商品,黄金具有商品、货币和避险的多重属性,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黄金表 现出了较强的货币和避险属性。就当前货币体系下的黄金定价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各大类资产时间 序列定价(大类资产定价)的新思路,模型综合考虑了黄金的商品、货币和避险属性,将黄金价值分解为: 商品基准价值、基于汇率(货币篮子)的“隐性货币价值”和主权国家信用违约的风险溢价,并分别以大宗 商品CRB指数、美元指数USDX和美国国债CDS利差等资产价格作为代理变量对其进行定价研究。向量自 回归(VAR)模型研究表明:美元指数USDX负向驱动黄金价格,大宗商品指数CRB、美国国债指数CDS 正向驱动黄金价格;其中大宗商品指数CRB滞后一阶、美元指数USDX滞后一阶、美国国债CDS利差滞后 二阶价格信息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最显著。研究还表明:黄金价格波动率存在聚类性、长记忆性,但不存在 非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