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性

  • 详情 股票收益率非对称性:新测度与新发现
    收益率非对称性定价是金融研究中长期存在争议的重要问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概率分布、反映收益率整体非对称性的新测度(Return Asymmetry, RA),首次为该争议提供了跨市场的系统性证据。研究发现:首先,RA测度在中、美等主要市场均能负向预测股票横截面收益率,其解释力较传统测度显著提升;其次,RA的定价优势源于其对收益率复杂分布信息的更全面捕捉,特别是能有效识别系统与特质非对称之间的交互效应;最后,通过博彩偏好、投资者情绪、关注度和套利限制等多维度渠道分析,证实行为因素是驱动收益率非对称性定价的核心机制。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弥合学术分歧,更建立了具有全球适用性的非对称定价分析范式。
  • 详情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的微观影响研究 —— 基于企业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为评价中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本文基于企业面板数据全面考察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对企业债券到期收益率和企业信贷融资成本的影响。首先,基于企业债券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公开市场操作所形成的政策利率(以下简称 OMO 利率)对企业债到期收益率存在显著的正向乘数效应。其次,基于上市企业财务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OMO 利率对企业信贷融资成本存在显著的正向传导效果。最后,非对称性的研究结果表明,OMO 利率上升对债券到期收益率的推升效果显著大于下降时的降低效果。本文的研究证实了,从实体经济角度而言,公开市场操作是高效率的货币政策实施工具,其所形成的OMO 利率是有效的货币政策测量指标。
  • 详情 国际原油、国内大宗商品和股市联动的风险传递研究——基于拓展的三维立体时变效应分析
    伴随资本账户开放和 QDII 重启,跨国资产配置强化了国际原油、国内大宗商品和股市收益的联动性。考虑到各市场间的内生性关系,本文在贝叶斯框架下构建了结构式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实证分析 2007 年 7 月至 2020 年 5 月的三市价格收益的立体时变关系。研究发现,QDII 重启后,跨市组合投资使三市统一体系的总体溢出效应受到强化,系统的联动效应增强,而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和股市在体系内的影响地位也有所提升。同时,结果表明,国内两市收益对国际油价上涨的脉冲响应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时变特征,在牛市阶段,两市收益的脉冲响应表现为正效应,而在熊市阶段则体现为增强的负效应。其次,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国际原油收益的冲击在不同市场周期均体现为正效应,而对国内股市收益的冲击在不同阶段存在正负转变特征。最后,国内股市上涨对国际原油收益的冲击基本为正效应,但在流动性萎缩阶段,股价上涨在短期对油市资金存在“虹吸效应”会对油价产生负影响;而国内股价上涨对国内大宗商品收益的冲击在不同阶段均为正效应,并且稳健可持续的“慢牛”对国内大宗商品收益的正影响表现更加稳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现阶段增强国内两市抗风险能力和提升在国际市场影响力的若干建议。
  • 详情 持股金融机构策略选择与资本结构优化调整
    在“降杠杆、减负债、控风险”背景下,企业持股金融机构是否影响到资本结构的动态管理,该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以2006-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发现:混业持股金融机构增强了企业向目标杠杆调整动机,增加持股金融业务类型这一持有数量上的策略选择,以及“银行+非银行”这一业务组合布局上的策略选择,均显著缩小了目标资本结构偏离程度。然而,混业持股金融机构下,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与偏离程度呈非对称性,对于过度负债企业,混业持股金融机构反而减慢了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进一步发现,上述策略选择对过度负债国有企业去杠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对资本结构调整动机与调整效率进行分离,揭示了企业集团在混业持股金融机构策略下对两者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深化了对企业杠杆优化权衡决策的理解。
  • 详情 策略转换与资产价格不对称波动
    本文结合最近的实证文献所描述的市场表现,脱离本领域典型的投资者非理性研究,以投资者交易行为作为中间环节,对资产价格波动非对称性这个经典问题迚行新的阐释。本文从交易者个体自适应角度出发,借鉴Hommes等人的思想,在经典的圣塔菲人工股票市场上迚行简单的修改,找到了造成资产价格波动丌对称新的因素——投资者策略转换倾向的时变性。本文通过新兴的计算实验方法迚行建模,实验,最后通过EGARCH模型迚行实证检验,证明本文找到的因素显著地影响资产价格波动丌对称性。
  • 详情 策略转换与资产价格不对称波动
    本文结合最近的实证文献所描述的市场表现,脱离本领域典型的投资者非理性研究,以投资者交易行为作为中间环节,对资产价格波动非对称性这个经典问题进行新的阐释。本文从交易者个体自适应角度出发,借鉴Hommes等人的思想,在经典的圣塔菲人工股票市场上进行简单的修改,找到了造成资产价格波动不对称新的因素——投资者策略转换倾向的时变性。本文通过新兴的计算实验方法进行建模,实验,最后通过EGARCH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证明本文找到的因素显著地影响资产价格波动不对称性。
  • 详情 货币政策国际合作中福利效果的非对称性
    本文借助一个开放经济经济下的动态新凯恩斯主义两国模型-CGG模型,讨了两国货币政策国际合作的福利效果。结果表明合作的福利分配具有非对称性。大国可从合作中增进福利,小国在合作中降低了福利,面临所谓的“逆效合作”。研究还发现市场结构和微观主体行为也会影响合作福利的最终效果。本文为我国货币政策国际合作策略的选择提供了一个理论参考.
  • 详情 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金融市场将对外逐步开放,金融市场和投资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国际上,西方主权国家和日本的债务危机,以及西方国家的失业率的等问题影响我国金融市场;在国内,房价和CPI居高不下,我国政府频繁加息和提高准备金,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和稳定物价是我国当前两个最棘手的问题。地震、战争等因素给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带来极大的心理恐慌,进一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投资者将更加关注投资风险。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包括QDII基金在内的国内基金公司公募基金资产净值为25184.54亿元,其中开放式基金占公募基金资产的90%以上的比重。所以,研究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投资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开放式基金不同投资策略的风险,通过了解不同类型开放式基金的投资策略,熟悉不同类型的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特性。分析不同类型开放式基金指数的波动率,让投资者理解开放式基金风险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风险收益偏好选择不同类别开放式基金,对比基准指数进一步估计单只开放式基金波动状况。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投资风险。运用GARCH-M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的开放式基金投资风险,EGARCH模型研究不同类型的开放式基金指数的波动是否存在非对称型。 本文的研究结论:1)GARCH-M模型对开放式基金指数的拟合效果较好,在本文研究的中证开放式基金指数体现出金融理论中高风险高收益的有:股票型基金指数、混合型基金指数、货币型基金指数、ETF基金指数和QDII基金指数,只有债券型基金指数估计出的均值方程方差前的系数为负,众所周知,债券型基金风险最小。2)信息冲击非对称性在开放式基金指数中比较复杂,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绝大多数策略的开放式基金“利空消息”和“利好消息”都会加大指数的波动率,但是本文没有得出“利空消息”作用大于“利好消息”作用的非对称性的结论, ETF和QDII表现出了“利空消息”作用大于“利好消息”。通过分析得出我国基金经理们在利好或利空时都表现出了羊群效应的结论,他们没有合理地控制风险,跟散户一样追涨杀跌,而且利空弱于利好,说明基金经理追涨时更疯狂。因此,建议我国投资者在牛市中选择 值较高的股票会收益更好,在熊市中选择 值较低的股票风险更少。
  • 详情 金融危机中的黄金定价模型(博士生论坛征文)
    作为一种特殊的大宗商品,黄金具有商品、货币和避险的多重属性。在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黄金表现出了较强的货币和避险属性,而过去的研究很少有涉及到其避险属性。本文就当前货币体系下的黄金定价问题,综合考虑了黄金的大宗商品、货币和避险属性,将黄金价值分解为:商品基准价值、基于汇率的“隐性货币价值”、主权国家信用违约的风险溢价,并分别以大宗商品CRB指数、美元指数USDX和美国国债CDS利差等资产价格作为代理变量对其进行定价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研究表明:美元指数USDX负向驱动黄金价格,大宗商品指数CRB、美国国债指数CDS正向驱动黄金价格;其中大宗商品指数CRB滞后一阶、美元指数USDX滞后一阶、美国国债CDS利差滞后二阶价格信息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最显著。研究还表明:黄金价格波动率存在聚类性、长记忆性,但不存在非对称性。
  • 详情 金融危机与黄金定价模型
    作为一种特殊的大宗商品,黄金具有商品、货币和避险的多重属性,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黄金表 现出了较强的货币和避险属性。就当前货币体系下的黄金定价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各大类资产时间 序列定价(大类资产定价)的新思路,模型综合考虑了黄金的商品、货币和避险属性,将黄金价值分解为: 商品基准价值、基于汇率(货币篮子)的“隐性货币价值”和主权国家信用违约的风险溢价,并分别以大宗 商品CRB指数、美元指数USDX和美国国债CDS利差等资产价格作为代理变量对其进行定价研究。向量自 回归(VAR)模型研究表明:美元指数USDX负向驱动黄金价格,大宗商品指数CRB、美国国债指数CDS 正向驱动黄金价格;其中大宗商品指数CRB滞后一阶、美元指数USDX滞后一阶、美国国债CDS利差滞后 二阶价格信息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最显著。研究还表明:黄金价格波动率存在聚类性、长记忆性,但不存在 非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