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nger因果检验

  • 详情 苏州工业园区金融发展与服务业增长的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与服务业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期的研究热点。以1994—2011年苏州工业园区的金融和服务业数据,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服务业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有效地推动服务业增长。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以实现金融业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 详情 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对现货指数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分析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和现货指数二者之间的引导——滞后关系,同时利用EGARCH模型实证研究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现货指数波动性的变化。结果发现:现货指数和期货指数在极短时间内有相互影响关系,其中现货指数对期货指数的引导作用较大。股指期货的推出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现货市场,有利于减小波动性,但是这种稳定性影响效果并不明显。
  • 详情 人民币即期汇率、境内远期汇率与境外NDF汇率之间的动态关联:NDF监管政策出台之后
    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DCC-MGARCH模型,并基于交易相对比较活跃的四期(1月期、3月期、6月期、12月期)合约日度数据,对外管局禁止境内机构从事NDF交易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市场、境内远期汇率市场和境外NDF市场之间的动态关联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 市场间常条件和动态条件相关系数随着合约期限的增长呈现递减态势,即期市场与境外NDF市场之间的相关性最强,境内外远期市场之间的相关性最弱;虽然即期市场存在对境外NDF市场的信息波动溢出效应,但从总体上看,在三个市场中,境外NDF市场的价格引导力量强于即期市场和境内远期市场,处于市场价格信息的中心地位。
  • 详情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港美股市联动性分析——基于收益率的实证研究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基于2007年8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的日数据,对上证综合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和美国道琼斯指数日收益率建立了VAR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证指数日收益率主要受道琼斯指数日收益率的影响,受恒生指数日收益率的影响不大,而且道琼斯指数日收益率前一期值对上证指数日收益率当期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对管理当局制定相关金融政策以及投资者采取合理的投资策略有一定指导作用。
  • 详情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政策传导路径的实证研究
    近几年,央行票据已经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冲销操作,回收基础货币最重要的手段。 本文运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政策传导路径进行实证 检验。结果表明:央行票据的货币冲销效果在短期内是非中性的,它不仅通过影响基础货币直 接影响货币供给量,而且通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间接影响货币供给量;长期内央行票据冲销操 作对基础货币和狭义货币供给量能够产生一定影响,但对货币市场利率和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趋于中性。
  • 详情 我国长期货币中性的实证研究
    本文利用1979年至2007年的经济数据,主要运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中国长期货币中性进行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发现:(1)货币供应量变动是名义GDP变动的Granger原因,却不是真实GDP变动的Granger原因,所以货币供应的变动仅仅影响名义产出,并不影响真实产出;(2)货币变动是物价变动的Granger原因。随后进行的回归分析货币供应变动仅仅影响名义产出物价水平;即在样本期间内,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货币长期中性在我国成立。因此,试图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来缓解目前的经济困境,在短期内可能是有效的,但在长期内不可避免的面临通货膨胀压力。
  • 详情 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与汇市关系——人民币名义汇率与上证综合指数的实证研究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与汇市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与汇市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人民币升值是中国股市上扬的单向Granger原因。最后,本文利用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理论对这些实证结果作了进一步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详情 我国推出股指期货交易对现货市场效率的影响——基于仿真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
    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TARCH模型,从股指期货与其现货指数价格的传递效应和信息对现货市场的不对称影响两个角度,实证研究了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S300期货和其现货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TARCH项的系数由股指期货交易推出前的0.409441变为推出后的0.117257,即杠杆效应减弱了,反映了股指期货交易的推出提高了现货市场的效率。
  • 详情 QFII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基于我国A股市场的实证分析
    2007年9月,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将QFII投资额度增至300亿美元,这意味着未来新增进入股市的外资潜在数量将达到200亿美元。从此,我国QFII制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但发展至今,QFII制度对东道国股市的影响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对QFII板块市值与上证指数波动性关系、QFII板块市值与A股换手率与市盈率变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结论:QFII板块市值的增加,提高了上证指数的波动性、提高了A股的换手率。
  • 详情 卖空交易机制、波动性和流动性
    本文利用我国香港股票市场上的数据来实证研究卖空交易机制与市场波动性、流动性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整个股票市场而言,卖空机制推出后,市场波动性加大、流动性先减弱后增强,但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证实市场波动性的增加和流动性的增强并非是由卖空交易引发的。卖空机制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终的影响方向(加剧市场波动或平抑市场波动)还要取决于市场中卖空交易者的类型、操作策略及交易信息的公开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