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金本位制荣光不再
    金本位制已成为历史名词。当代市场经济是信用货币主导的市场经济。世界已经走上了虚拟的信用货币独占货币历史舞台的不归路。信用货币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它的唯一支撑是对发行者实力的信心。解决今日货币制度的弊病,恐怕只有在“信用”两字上最大限度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而非重蹈属于十九世纪和更早时代的形形色色贵金属和实物货币的窠臼。
  • 详情 证券分析师利益关系、盈余预测与评级偏差
    证券分析师能否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保持其研究报告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是衡量分析师行业健康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全面分析了证券分析师所面临的利益关系对其所发布的信息质量的影响,并收集2004-2009年间1743位证券分析师所发布的54369个盈余预测和股票评级作为样本对模型的理论预测展开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为了维护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公司内部投行部门的关系,倾向于发布偏乐观的盈余预测和股票评级;声誉较高的分析师(如《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也同样不能在各种利益关系的漩涡中保持独立,虽然他们在发布盈余预测的时候秉持谨慎的态度以保持声誉的市场影响力,但为维护与机构投资者的关系他们比普通分析师更倾向于发布偏正面的股票评级。这些结果揭示了我国证券分析师独立性缺失的利益根源,并为监管层规范和发展证券分析师行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详情 互联网知道的更多么?——网络开源信息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内容开始逐渐深入地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而影响股票价格与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发挥。本文采用基于搜索引擎的文本语义挖掘的算法获得了一组关于个股网络开源信息内容含量的数据,并据此研究了开源信息在资产定价方面的影响。发现:不断发展中的中文的社会媒体已经开始蕴含对股票异常日收益率有显著解释力的有效的信息内容,甚至包含了交易量指标所未包含的有效信息内容。但是由于Internet还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开源信息内容指标对异常收益率的解释力随个股不同还表现出较大差异。
  • 详情 中国金融面临的挑战
    我们从美国1998年的情况中发现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在把国家储蓄转变为资本投资方面,如果最初的中介方式失败了,其他的一些方法可供后备选择。1998年,美国的银行业取代了资本市场的地位。往常出现的情况跟这正好相反,即资本市场取代了银行业。美国十年前大多是这种情况。
  • 详情 中国货币市场利率的期限风险溢价
    银行间回购利率的期限结构信息中,对利率变动的预期较少,而对期限风险溢价的预期更显著。回购的超额收益具有时变性和可预测性。当利差增大时,市场预期回购超额收益会增加,且预期长期限利率在短期内会下降,因此货币市场存在与预期假设相悖的“预期之谜”。货币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测能力随市场发展阶段而呈现显著变化。本文最后说明根据超额收益的可预测性,可以构建套利组合获得利润。
  • 详情 基于动态Nelson-Siegel模型的国债管理策略分析
    本文研究动态Nelson-Siegel模型在中国国债市场上的定价能力、预测能力和套期保值能力。实证发现动态模型对国债利率的样本内定价效率高,适用于中期债券定价;应用于动态预测未来市场利率,预测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时间序列模型,超出了传统的无套利均衡模型;采用该模型下的久期向量免疫技术,能为国债组合提供更好的动态套期保值效果。本研究在中国国债组合积极和消极管理策略中具有实用价值。
  • 详情 银行高管薪酬监管制度评析
    薪酬激励制度作为在公司治理中改善股东和高管之间代理关系的重要措施,在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被2008年至2009年期间的金融危机中高管们频繁的过度冒险行为暴露出,其虽然解决了单个银行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但是却加剧了银行股东与债权人(社会)之间的代理问题。中国银监会等监管机构所颁布的监管措施仅仅是以一种仇富的心态对于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予以控制,并没有能够真正解决银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中的根源性问题。同时,这种仇富的监管反倒会在改善银行公司治理中管理层与股东之间代理问题方面倒退。
  • 详情 黑糊糊
    合乎
  • 详情 审计师行业专长会影响盈余稳健性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本文利用2001——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审计师行业专长是否影响盈余稳健性。研究发现,2001——2005年度上市公司整体盈余呈现出稳健性,2006——2009年度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下降。在前一时期,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整体市场份额较低,受行业内经济依赖性的影响加之弱法律环境下资本市场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审计师行业专长反而对盈余稳健性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在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在后一时期,受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浪潮的影响,审计市场集中度提高,审计独立性增强,有微弱的证据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能提升公司盈余稳健性,但这种情况在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却并不存在。
  • 详情 交易者预期异质性、央行干预效力与人民币汇率变动——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理研究
    本文从交易者预期具有异质性特征的微观假定入手,考察交易者异质性预期和其交易行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央行干预的相应影响效力,为理解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理提供进一步的依据。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预期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在2006年7月之前,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是在基本面分析者的主导作用下汇率向经济基本面回归的结果,而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期间,则归咎于技术分析者的强烈升值预期的推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者主要为基本面分析者。进而,结果表明,央行干预对市场参与者存在以下影响:一方面,央行干预强度的减弱将会提高技术分析者保持原来特征的概率,从而提高技术分析者在人民币外汇市场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央行干预强度的减弱将会降低基本面分析者对人民币汇率向基本面水平回归的预期程度。据此,本文认为,从市场机理的角度来看,汇改后央行干预强度的减弱,及其所导致的外汇市场中持有不断加强升值预期的技术分析者占主导地位等因素是推动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扩大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