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a
    a
  • 详情 最优财政和货币政策及其福利效应
    :财政和货币政策共同决定了经济的长期均衡增长,政府以承诺的货币政策简单规则和 财政政策简单规则作为政策中介工具,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性进行调节,但是长期以来对 产出目标的追求导致了价格水平的发散、政策的作用不足或过度作用,以及社会福利的波动。 本文建立了新凯恩斯财政和货币政策合作的Ramsey 最优政策模型,并以中国经济为研究对 象,以福利效应为最优政策的评估标准,研究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合作的最优政策机制,分析 表明:在Ramsey 最优均衡下,财政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通胀和产出目标,最优货币政策简 单工具规则的严格通胀目标会使得福利损失最小化,而在产出和通胀权重以及福利损失最小 化三者上不能兼得;最优财政简单工具规则是趋向减小收支差而达到福利损失最小化。另外 通胀动力学表明最优通胀率为零此时的福利和条件福利都达到最大,任何通紧会导致产出的 降低,但是通胀却不能确保产出的增加,实证分析表明2005 年第一季度至2009 年第二季度 中国经济增长的无条件福利损失处于波动状态,经济的增长却增加了家庭部门的条件福利损 失,即经济增长导致跨期消费成本增加。
  • 详情 汽车金融公司贷款风险问题探讨
    贷款风险问题影响到汽车金融公司贷款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如购车人违约、恶意骗贷、经销商内外勾结等问题导致汽车金融公司贷款坏账率居高不下。在当前严峻的经济环境下,本文结合国外经验,对我国汽车金融公司贷款风险问题予以探讨,以期提高贷款的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引入汽车金融公司贷款风险问题及常见形式;第二,进行汽车金融公司贷款风险管理必要性分析;第三,探讨当前国内汽车金融公司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第四,汽车金融公司贷款风险管理理论分析,最后,从环境、公司自身、购车人、风险分担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 详情 国际储备货币竞争:基于货币职能分类的市场数据分析
    发达的金融市场是支撑储备货币地位的必要条件。本文以货币职能分 类为视角,分析与比较国际储备货币竞争之后的金融市场数据。凭借金融市场规 模、信用质量和流动性等方面的优势,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领先地位依然明 显。欧元的诞生促进了欧元区金融市场的发展,但其市场广度和深度仍落后于美 元市场,而欧元区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整合会增强欧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
  • 详情 金融市场间的极端风险度量:应用极值理论和Copula函数度量组合投资风险
    本文使用VaR(Value at Risk)和一致性风险度量指标ES(Expected Shortfall)作为风险度量指标,应 用 Copula 函数和极值理论度量不同市场间在极端情形下的相依性风险。应用研究中用 Copula 函数来替代 传统多元序列间的正态分布的假设,使得在组合投资中进行多元极值建模时更加灵活。实证中对上证综指 和香港恒生指数进行组合投资建模,度量不同市场间在极端情形下的相依性风险。通过不同权重下投资组 合风险指标的计算结果比较,为投资者选择合理投资权重规避风险提供了决策参考。
  • 详情 中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
    :本文同时采用了连续时间理论模型和动态实证模型对中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进行了 研究。理论模型的结果表明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资产的成长性以及银行资产收益率的波动率与银行的资 本结构存在相关关系。而在动态实证模型中,相比于静态模型的估计结果,动态模型展现了更强的解释能 力,这验证了中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结构服从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动态模型的实证结果发现上市银行的资 本结构随着外部环境和银行内部经营状况和公司治理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同时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资本 市场的不完善等因素都会对上市银行的资本结构调整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 详情 从行业基准到企业行动:赤道原则的执行建议
    作为国际项目融资的行业基准,赤道原则集中体现了商业金融机构致力于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愿 景。赤道原则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商业金融机构所采用,也正日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国 际化标准。本文在简介赤道原则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分析赤道原则的内在缺陷与执行困难,既为进一步修 订和完善赤道原则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赤道原则金融机构能够切实执行自我承诺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 详情 不同市场态势下利率政策对股票市场的调控效果研究
    本文在总结利率政策调控效果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不同市场态势(牛市和 熊市)下投资者会产生异质性预期,且对股票市场的短期价格波动产生决定性影响。通过理 论推导和实证检验,本文发现由于市场态势不同导致的投资者异质性预期的确存在,并对货 币政策效果产生显著影响:牛市中投资者的预期会受到货币政策的同向加强:提高利率反而 导致股价加速上升,降息反而在短期导致股价下跌;熊市中投资者预期则表现出政策依赖: 加息加强悲观预期导致股价加速下跌,降息则缓解股价下跌。因此建议使用利率政策调控经 济时,一定要考虑不同市场态势下投资者的预期在调控传导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根据不同的 市场态势选用适当的调控逻辑和政策手段。
  • 详情 当局者清
    美国次贷危机是信用的危机;并因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而导致空前未有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因此,克服这一由资本决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导致的整体性危机只能依靠人类共同提供的无偿效用 —— 全球性公共产品的持续增长并达致和谐,而这一产品的提供有赖于人类理性的普遍与一致。
  • 详情 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效率分析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对流动性过剩这一经济现象的宏观表现、形成原因及对经济领域 的影响进行讨论,进而重点探讨了在流动性过剩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在此基础上,通 过相关经济变量,分析了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过剩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 的效率,从而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国货币政策对实现货币政策四大最终目标的作用效果有所不同;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有必要对货币政策本身及其相关的政策体制作相应的调整。文章最后对在新的经济 环境下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率进行初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