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hina’s new stock index futures market
    As the launch of the China’s first stock index futures (SIF) approaches with no exact date for its eventual introductio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due to this expectation recently, especially the futures contracts related stocks have raised significantly which are good examples of this influence. As the stock index futures is a new financial product, Chinese investors cannot help wondering whether the launch of the stock index future will have a positive or negative impact upon the underlying stock market. On the other hand, the new instruments which, will be follow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other derivatives, will require broker-dealers to upgrade their systems and invest in new technology.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pertinent to investigat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is eagerly awaited derivative instrument has to offer to fund managers in the booming Chinese economy.
  • 详情 证券投资基金的新增资金配置决策与收益
    我国基金市场的飞速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股票市场中一支举足轻重的投资力量,它们的投资决策选择足以对整个股票市场造成轩辕大波,因此对基金的资产配置决策研究有助于了解实务界的证券投资理念和股票市场的变化原因,对配置决策与基金收益的研究更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有益的投资参考。本文对资金配置的最基本问题——分散还是集中——展开实证分析,与存量研究不同,本文着眼于基金对新流入资金的配置决策研究,并提出基于基金实际持股组合的能够同时有效处理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五因素风格调整模型,从而进行分散化配置决策与基金边际决策收益的关系研究。面板回归结果发现,基金更倾向于把新流入资金加大原股票组合的持有比例,分散化倾向很低;因为管理能力、隐性成本和股票流动性的限制,分散化和集中化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分散化配置决策在总体上能给基金带来额外收益,但是研究发现分散化的收益影响是凸型的,给基金带来最大收益的分散化范围在41只到63只股票之间。另外,本文的实证检验得到依据风格调整收益的选择基金标准:大家族、小净值、小盘股、高费率、羊群倾向低、交易低密度、持股50只左右。
  • 详情 基于有限注意的排行榜效应研究——来自上海股票市场的证据
    本文通过对股票涨幅排行榜这一独特的注意力吸引事件进行深入考察,利用2006年1月到2009年4月的沪市交易数据,实证发现以财经媒体所披露的前十名涨幅排行榜的公共信息构建股票组合,在次日可以获得比相应对照组合高出0.67个基本点的超额收益,即存在所谓的排行榜效应。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有限注意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实证解释,发现以新闻条数所构建的榜内外注意力差异能够有效地解释排行榜效应,实证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注意力驱动的投资者交易行为是排行榜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
  • 详情 中国 IPO 中的机构投资者配售、锁定制度研究
    国外研究认为在IPO的询价发行机制下,机构投资者具有信息生产和价格发现的功能,首日抑价程度可由此被降低,且机构的持股有利于稳定IPO股票的后市运行。但本文通过事件研究发现:当锁定到期时,机构投资者的短期交易行为活跃;当法人配售IPO股份数量较大时,市场在上市初期和锁定到期时都会对解禁事件做出持续缓慢的负向反应。这意味着法人配售对IPO股票的后市运行没有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在承销商缺乏IPO股票分配权力且发行价格实际受到核准控制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的价格发现功能受到限制,截面回归进一步证实中国IPO股票的需求曲线是向下方倾斜的,而锁定制度限制了上市初期可交易资产的数量,这将导致更高的上市初期交易价格。统计分析表明法人配售、锁定制度不能有效降低过高的首日抑价。
  • 详情 证券价格波动的交易性条件反射模型
    基于解析的成交量价概率波分布函数,用成交量概率描述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和强度,我们根据市场群体的心理行为,构造了一个关于价格波动和收益信息的交易性条件反射的理论模型。应用此模型对中国股市高频数据检验,我们主要有以下发现:1)总体来说平均收益率与交易性条件反射强度变化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2)在泡沫破裂前、后两个时期,它们之间的正相关缺乏显著性;3)比较特殊的是上证指数在牛市上升的一段时期内,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我们的模型和实证能够同时检验股市中的处置效应和羊群行为,并且解释过度交易等市场异象。
  • 详情 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波动性与量价关系的研究
    论文以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波动性为研究对象,主要应用GARCH模型对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波动性的特征、量价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波动的时间序列具有明显的尖峰、厚尾和集群性的特征;波动序列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性和条件异方差性;燃料油期货当期和滞后期成交量都与价格波动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当期和滞后期的持仓量与价格波动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燃料油期货价格波动性的持续性很强。研究结论对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燃料油期货和监管部门完善中国燃料油市场具有现实意义。
  • 详情 个体投资者股票投资决策中的后悔情绪及相关因素
    本研究采用模拟股票投资情景的问卷实验方法,以210名中国A股市场上的个体投资者为被试,对个体投资者股票投决策中的后悔情绪及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个体投资者被试对其股票投资决策的后悔/满意程度不仅源于其所做投资决策的赢亏结果,而且会受到对备选决策选项之赢亏结果的反事实思维的影响,即尽管错过赢利和躲过亏损的实际赢亏结果是完全相同的,但被试对其的后悔程度却是明显不同的。个体投资者被试倾向于把更多的股票投资决策的责任归为自己。相对于“马上卖出”的投资建议,有更多的个体投资者被试更愿意采纳股票经纪人的“继续持有”的投资建议。
  • 详情 中国A、H双重上市公司股票定价差异的制度和行为因素分析
    本文利用EC2SLS方法和系统GMM的动态面板模型估计和分析了中国双重上市公司A股和H股的交易价格差异的因素,包括制度层面和投资者心理及行为方面。本文发现,QFII的实施显著提高了H股对A股的相对价格,但是投资者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因素起着较大的影响,国内投资者普遍存在的投机心理和其他非理性的投资理念使得中国H股和A股的价格差异不会在短期内消失。
  • 详情 询价制的信息揭示功能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
    中国独特的询价制安排为我们比较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的信息揭示能力提供了便利。以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沪深A股市场发售的所有新股为样本,实证考察了新股定价过程后发现:(1)虽然中国承销商不拥有发行价和股份分配的自由决定权,但是中国的询价制与其他国家的询价制一样,具有较强的信息揭示能力,可见询价制信息揭示能力的高低并不必然取决于承销商的自由决定权。(2)通过初步询价确定的发行价PO_2反而比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的发行价PO_1包含了更多的与新股相关的信息,这一异象产生的原因是累计投标询价阶段的信息揭示能力较弱;而累计投标询价阶段的信息揭示能力较弱的根源是价格区间对发行价的硬约束和政府对发行价的窗口指导。第三、等待上市阶段能自动地对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阶段的信息揭示能力进行了修正,与通过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的新股相比,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的新股的初始收益,对上市时已知的信息作出了更为有效的反映。
  • 详情 现金分红:掏空或抑制掏空?
    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能否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或者现金分红本身就是大股东掏空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以1998-2007年829家中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现金分红与大股东掏空行为以及中小股东利益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现金分红并非大股东掏空行为;相反,现金分红有助于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