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影响融资便利性及公司价值吗?
    与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不匹配的是,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其发展壮大的瓶颈因素。本文基于2004-2006年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具有政府背景的高管与融资便利性、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而言,高管的政府背景并不能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带来显著的便利性,但是进一步区分高管的地方背景和长、短期借款后,那些具有地方政府背景的高管显著提高了融资便利性。进一步地,那些具有地方银行背景的高管也显著提高了短期借款的融资便利性,但是最终都未能显著提升公司的价值。该结论表明,要想真正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并实现其发展壮大,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行业信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企业自身信用度的提高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 详情 中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相互影响与联动研究
    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相互影响与联动的主要表现、特点及其原因,指出两地股票市场联动的现实性来自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整合带来的竞争压力和两地市场实现优势互补的内在需求,加强两地市场的“联动”有利于寻找谋求内地和香港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 详情 股价“拆低”增加了流动性与投资者基础吗?——基于高频数据的研究
    利用上市公司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现象,本文结合高频分笔数据来研究公司股价被“拆低”以后,公司股票是否在流动性、投资者参与方面有所变化?并进一步考察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到公司在转增股本时的决策。结果发现,公司股价“拆低”以后,其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得到显著提升,而且也显著地增加了公司的投资者参与度;而那些未发生股价“拆低”的配对样本在事件前后,流动性与投资者参与度并未发生明显差异。最后,基于序数Logit 模型的结果显示,公司在转增时并未将高频数据测度的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参与度放在重要的位置。
  • 详情 股票供需与股票价格:股权交易限制对中国股价的扭曲
    本文首先分析了股权分置对中国股市股价的扭曲作用及如何对之进行校正,其次通过对中国特有的股权分置结构的分析,证实了股票供需在发展中股市的重要性,这不同于金融理论中股票供需不重要的结论。研究表明,股票供需的重要性(内生因素)和股权分置(外部条件)造就了流通股的溢价。
  • 详情 次级债危机影响中国股市?——基于中美股市的联动性分析
    采用时变条件t-copula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进行了研究。为了捕获我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之间时变及非线性相依关系,边缘分布采用了GARCH(1,1)-t模型,联合分布则通过时变t-copula获得,并基于Patton(2006b)和Bartram, Taylor & Wang (2007)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时变相依参数演化方程。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我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的联动性总体上较弱,且随时间发生较大改变;次级债危机爆发后中美股市之间的相依性的变化表明次级债危机对我国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
  • 详情 我国A股市场行业板块轮动现象研究
    本文以行业板块指数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在我国A股市场交易的25个行业板块归为12个大类,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GARCH 模型研究不同板块之间存在的波动溢出和信息传递关系,以描述和解释行业板块轮动特征,分析认为行业特征及行业相关性是板块轮动的基础,而投资者预期的改变则是轮动的主要因素,而利用轮动特征可构建有效投资组合。
  • 详情 中国股市日历效应研究——基于随机优势的方法
    本文以上证综指1993-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随机优势理论对中国股市中存在的日历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该检验方法相比过去文献中所常用的虚变量回归法,避免了因收益率分布非正态性而导致结论的偏差。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存在周末效应,一周内最高日收益率出现在周五,最低日收益率出现在周一。其次,中国股市存在月初效应,月内第1周的平均收益比月内其他周的平均收益高。特别地,本文还发现中国股市存在的相对较弱的“二月效应”,上海证券交易所2月份的平均收益显著大于其他月份。有效集分析结果证明均值-方差模型在收益分布非正态的情况下会导致结论偏差。
  • 详情 实证金融
    本文......说明了......
  • 详情 基于投资风格的基金绩效评估
    本文对 Daniel et al (1997) 的方法加以改进,提出了一个基于基金持股特性的绩效评估指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指标与基于基金净值收益的指标相比,能够更好地反映基金的投资风格,使其评估结果更加合理。而采用能反应投资风格的3因子或4因子模型得到的基于基金净值收益的评估指标与采用CAPM模型得到的指标相比,虽然在择时能力的评价上其检验能力有所改进,但是在风险调整后收益的评价上,其检验能力并无明显改进。
  • 详情 开放式基金持股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结合统计分析和经济计量分析,对开放式基金持股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的理论假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放式基金持有股票比例增加,会导致股票价格明显提高;开放式基金持股比例下降,股票价格明显下降,这为投资者进行投资提供了参考建议。研究还表明,股票市场短期价格变化决定于市场供需关系,这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提供了事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