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家

  • 详情 风险投资家“鉴证”假说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根据IPO价格异常 理论,在IPO过程中承销商与审计事务所均发挥着“鉴证”功能,而风险企业IPO过程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其股东包括风险投资家这一特殊的金融中介组织。由于风险投资不仅仅是简单的资金投入,在投资过程中风险投资家还往往提供许多“增值服务”,再加上投资过程中独特的契约设计,因此风险投资是投资契约与产权制度的一种创新。那么IPO公司中风险投资家股东的列席对于公司IPO上市,具体的说对于风险企业IPO定价与IPO价格异常是否有影响?如果有,有何影响呢?其是否也存在着类似于承销商与审计事务所那样的“鉴证”功能呢?
  • 详情 证券设计与风险资本融资
    我们证明可转换债券可以解决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之间双边的道德风险问题,通过适当的合约设计双方的最优努力水平将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对应于阶段融资,风险投资中的证券应设计为阶段性的次级债权合约加上认股权证,由于逆向选择的原因次级债权并不会要求过高的利息。风险投资家通过增强附属条款和获取控制权得到了风险补偿,但这削弱了债权的显性激励特征。出于声誉以及后续融资的考虑,尽管没有显性激励,创业者前期的努力也严格为正。阶段融资随时保持退出的权利对创业者产生了激励,但也可能诱使创业者粉饰业绩。
  • 详情 我的风险投资观
    作者提出:(1)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是一种合作博弈关系。如果把创业企业家比作千里马,风险投资家则是伯乐。“千里马”必须精心喂养,如果只让它吃普通“草料”,甚至经常吃不饱肚子,“千里马”终将成为一匹“俗马”,因此风险投资家必须对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2)培育上市公司是风险投资的一项战略任务,培育上市公司类似于将0℃的冰块加热到100℃水蒸气,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创业的过程,需要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的患难与共和密切配合。(3)兼并收购在风险投资的现实操作中难度较大,不应成为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更需要创业企业家转变观念和塑造一个健康的创业文化氛围。(4)搞好风险投资的退出工作应该从源头抓起,作者倡导出口导向型投资、联合投资、链条式投资和规模投资的理念,主张风险投资与投资银行应该加强合作。
  • 详情 风险投资的资本结构理论
    本文发展了风险投资的财务结构理论模型,我们证明了最优的财务结构是风险投资家持有可转换证券、创业者动态地持有普通股,该财务结构是激励和约束创业者的行为、激励风险投资家在继续项目和放弃项目之间最优的权衡、最优的融资问题的内在的必然结果。我们的理论表明,该财务结构与项目信息揭示的进程和阶段融资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 详情 风险投资的资本结构理论
    本文发展了风险投资的财务结构理论模型,我们证明了最优的财务结构是风险投资家持有可转换证券、创业者动态地持有普通股,该财务结构是激励和约束创业者的行为、激励风险投资家在继续项目和放弃项目之间最优的权衡、最优的融资问题的内在的必然结果。我们的理论表明,该财务结构与项目信息揭示的进程和阶段融资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