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bor

  • 详情 货币政策的量化度量—兼论 “央行缩表 ”与 “货币宽松 ”的关系
    准确度量货币政策是研究货币政策经济影响的重要前提,也是货币当局进行政策制定和与市场沟通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部分法定准备金率制度下现代信用货币派生和调控机制 构建 “潜在货币上限”和 “超额货币增速 ”两个指标系统度量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扩张力度和市场对于货币宽松程度的感受。我们发现 “潜在货币上限增速 ”作为货币政策扩张力度指标 其对从量的货币中介指标如社融增速和M2增速具有明显的引领作用。而 “超额货币增速 ”作为货币政策 宽松幅度指标,其对银行间市场价格类货币中介指标 如 3个 月Shibor利率和7天回购利率具有显著引领作用。通过进一步回归分析我们发现“潜在货币上限 ”和 “超额货币增速 ”对于主要货币中介指标都有明显优于其它常用预测指标的预测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 使用这两个指标为经常困扰资本市场的“央行阔表是紧缩,缩表是宽松”现象提供了一个有效解释并借助VAR分析深入探讨了货币政策对于信用扩张和市场利率的动态效应。本文为货币当局进行政策 制定和与市场沟通提供了有效工具。
  • 详情 我国是否存在SHIBOR操纵事件:基于挂钩SHIBOR理财产品的假设检验
    LIBOR操纵事件给我国如何规范发展SHIBOR敲响了警钟。近年来商业银行挂钩SHIBOR理财产品的大量涌现,SHIBOR报价银行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可能存在高报或低报SHIBOR的内在动机。对此,通过对某报价银行2010-2011年期间7天SHIBOR和3月SHIBOR理财产品的分析,从而对该期间SHIBOR是否存在高报或者低报的操纵行为进行假设检验。检验表明,在理财产品销售期间,报价银行可能存在高报SHIBOR行为,以提升人们对预期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期望,而在理财产品的计息日期,未发现低报SHIBOR行为。
  • 详情 短期SHIBOR的波动性及溢出效应研究:2007-2011
    我们以2007年到2011年五个整年的日度数据为样本,通过ARCH族模型和VAR模型分别探讨期限为隔夜、一周、二周、一个月4个品种短期shibor各自的波动性和相互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各品种短期shibor的波动存在非对称效应,正向冲击引起的波动大于同幅度负向冲击引起的波动的上升。某一品种的短期shibor的波动对其他品种短期shibor的波动会产生同方向的溢出效应,不同品种短期shibor所造成的波动溢出效应也有较明显的差异。
  • 详情 关于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研究
    内 容 摘 要 基准利率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居于核心地位,而中国的基准利率尚处在培育和发展阶段。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货币市场基础性和货币政策权威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货币市场压力模拟,对SHIBOR的基准利率地位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SHIBOR经过4年多的运行,具备了基准利率的主要特征,SHIBOR作为中国的基准利率更具科学性。基于上述的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把SHIBOR培育为基准利率的建议。 ABSTRACT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is on a core posi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while China’s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is still in cultivating and developing stage. According to conclusions of former research, this article which is focused on base of monetary market and authority of monetary policy, through the ADF test, impulse response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monetary market pressure, tests SHIBOR’s position of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more than four years’ operation, SHIBOR obtain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and becomes more reasonable to be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Based on the analysis above,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to accelerate the cultivation of SHIBOR.
  • 详情 人民币SHIBOR-OIS价差分析
    本文构造人民币隔夜回购利率互换,并计算了三个月期SHIBOR与人民币隔夜回购利率互换的价差(SHIBOR-OIS价差),定量刻画出我国的银行体系风险溢价水平,并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以及我国货币政策对SHIBOR-OIS价差的影响。分析表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SHIBOR-OIS价差出现了明显的扩大,但不如美元LIBOR-OIS价差的变化强烈。在不同货币政策下,两种价差所反映的风险有所不同。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对SHIBOR-OIS价差有显著影响。本文最后以三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对比分析人民币OIS,证实了SHIBOR-OIS价差构建的合理性。
  • 详情 报价银团间Shibor存款利率定价寡占动态博弈研究
    本文基于不完全信息Stackelberg 寡占模型,首次将博弈研究用于分析Shibor 存款利率定价。 在假设部分报价行之间存在合谋定价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三种市场战略结构中银行的报价行为。研究显示: 在Bertrand 双寡头市场结构中,报价行间合谋定价操纵Shibor 存款利率的行为不可能实现。而在Stackelberg 寡占市场结构中,参与合谋报价的银行利润可以显著的提高。由此得知,尽管群体操纵Shibor 存款利率定 价的行为不会存在,但个别报价行确实存在通过控制Shibor 存款利率定价操纵市场的机会。此外,参与合 谋的报价行拥有存款供给对Shibor 存款利率调整敏感性的信息优势,通过影响未参加合谋报价行预期的策 略,可以获得更多的均衡利润,挤占未参加合谋报价行的市场份额。有鉴于此,文章最后提出了预防并限 制报价行违规行为的若干对策。
  • 详情 对SHIBOR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作用的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2006 年10 月以来的金融市场交易日数据,通过对Shibor 和同业 拆借利率、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的均值、方差均等性检验、VAR 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实证分析表明,经过近三年的运行,Shibor 报价具有很高的真实 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金融产品定价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其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作用已经 确立。目前,Shibor 的运行机制是良好的,对于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进一步加 强完善新股发行机制、健全Shibor 报价行激励约束机制等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将Shibor 培 育为一个成熟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和中国收益率曲线的短端基准。
  • 详情 Shibor定价理论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作为中国的“L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推出对于利率市场化进 程有重要意义。自推出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其基准性地位基本得到确立。但是,由于Shibor定价缺乏理论模型和实践经验的指导,报价.随意性较大,导致商业银行Shibor定价能力弱和报价基准性差,制约了Shibor基准的公正性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分析Shibor的运行机理,运用数理方法提出了一种可用的Shibor定价模型,并通过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和修正。
  • 详情 Shibor定价理论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作为中国的“L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推出对于利率市场化进程有重要意义。自推出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其基准性地位基本得到确立。但是,由于Shibor定价缺乏理论模型和实践经验的指导,报价随意性较大,导致商业银行Shibor定价能力弱和报价基准性差,制约了Shibor基准的公正性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分析Shibor的运行机理,运用数理方法提出了一种可用的Shibor定价模型,并通过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