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债券市场发展、非居民参与和日元国际化---经验及启示
    通过对日本债券市场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本文指出,虽然日本债券市场在市场发展和 自由化方面取得一些进步,但依然存在的市场结构不完善,以及货币政策和汇率波动都是债 券市场非居民参与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从而影响到日元国际化水平。日本的经验在完善债券 市场、扩大债券市场开放度、汇率政策等方面对于我国利用债券市场来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 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详情 私募股权、天使资本与创业板市场IPO抑价
    论文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前股权投资者进行了界定和区分,然后采用手工整理数据考察了私募股权资本和天使资本对创业板公司的投资行为,重点研究了两种资本对IPO抑价率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私募股权资本往往投资于高估值行业且入股的企业资质较差,不能发挥认证作用,导致其持股的公司有更高的IPO抑价率。相反,天使资本投资往往投资于资质较好的企业,并且愿意投资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其持股对IPO抑价率并无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创业企业审慎选择融资来源、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进行理性投资、以及监管部门加强行业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 详情 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研究:来自台湾股市的证据
    本文以台湾股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本文首先构建了机构投资者交易不平衡性指标──净交易,该指标反映了投资者股票交易的强度。接着采用这种交易不平衡性指标来构建组合,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本文研究发现: 台湾股票市场中以外资和投信基金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投资者表现为正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较高;一般法人的交易表现为负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不足;而自营商由于交易动机复杂,交易的信息含量不明确。可见不同的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并不相同。
  • 详情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控——来自货币供应量、汇率和利率的证据
    本文通过VAR-MVGARCH 模型和变参数模型研究了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分别 与货币供应量、汇率和利率的线性和波动关系,发现:汇率的变化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 的变动会产生显著线性影响,但是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变化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变动的 线性影响不大。尽管货币供应量、汇率和利率对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存在波动溢出效应, 但由于它们与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相关性波动剧烈,同时考虑到不断变化货币政策“盯 住”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困难以及有悖于央行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平稳性”的目标, 认为当前最好实施汇率工具去盯住房地产价格增长率的均值变化,才容易产生显著效 果。
  • 详情 货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及基于中国股市的检验
    本文首先基于随机贴现因子理论框架,通过线性化随机贴现因子,建立了贝塔形式的货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MCAPM);其次利用沪深两市A股数据和相关宏观经济数据对MCAPM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表明,货币因素被显著定价;与经典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FF3)相比,MCAPM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本文为研究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模型选择,并为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提供了宏观经济层面的参考。
  • 详情 The Effects of Policy Reversals: A Natural Experiment from Financial Market Liberalization in China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policy reversals which were initiated by the US bureaucracy in response to the 2008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swering this question is challenging because US capital markets are relatively mature and policy reversals are far and in between in recent years. Specifically, the challenges include the one-time nature of these US policy reversals, the confounding effects of many programs targeting interrelated segments of the capital markets at the same time as well as possible endogeneity issues.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offers a natural experimen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olicy reversals.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nitiated many policy changes to liberalize the capital markets and some of these have been reversed several times. Using hand-collected data of policy reversals targeting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s from 1994 through 2009, we are able to address the first two challenges. To resolve any endogeneity issue, we focus on the impact of such policy reversals (targeted at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s) on the Chinese repo markets, which trade market-driven interest rates. We find that the Chinese policy reversals are indeed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term spread, the volatility of the interest rate, and the volatility of the term spread.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olicy risk is systematically priced in financial securities, implying that policy makers can rely on financial market indicators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ir policy decisions.
  • 详情 机构投资人能适时卖出该卖的股票吗?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会计信息能否帮助投资人挑选股票,并进一步探讨机构投资人 能否藉由会计指标及早卖出财务危机公司。本文的实证结果如下:第一,采用Ohlson (1980) 以及Altman (1968) 的模型,对于财务危机公司有预测能力;第二,检验宣告 事件期的异常报酬率,发现一般投资人仍对财务危机事件感到讶异,显示投资人并未 使用会计指标来挑选股票;第三,检验机构投资人持股状况,我们发现不只能够在事 前卖出破产公司的股票,纳入其持股变项后亦可提高模型预测能力;最后,本文更发 现国内机构投资人比起国外机构投资人更有能力挑选出破产公司。我们提供了一个简 单易懂的新指标-机构投资人的持股资料,该指针将帮助投资人更容易辨别公司是否 存在破产的疑虑。
  • 详情 我国A 股市场与美股、港股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信息溢出视角
    对证券市场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市场信息的跨国(境)传播机制特别是国 际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还可以增进人们对证券市场微观结构与信息效率的认识。本文应用 Hong(2001)、Hong et al. (2009)新近提出的信息溢出检验方法,详细考察并比较了我国A 股市场与美股、港股在次贷危机前后的互动关系,首次揭示了三者联动结构与信息传递的全 景图,包括互动的方式、方向、相对强度、当期影响与多期滞后关系以及时变性。研究结果 表明:(1)在三者的关系中,美股处于主导地位,并且对港股、A 股市场具有金融传染效应;(2) A 股市场不再是“独立市”,A 股不仅能够反映美股、港股等外围市场的重要信息,而且已具 有影响外围市场的能力;(3)A 股与美股、港股之间的互动关系体现在均值溢出、波动率溢 出、极端风险溢出等多个层面,既有线性关系也包括非线性关联方式。
  • 详情 中国IPO上市首日的超高换手率之谜——基于新股分配制度与投资者情绪的研究
    在中国IPO上市首日,投资者大量抛售其获配新股,1995年至2008年换手率(抛售数量占可交易总量)平均高达61%。本文研究发现:在IPO上市初期,个体投资者对新股估值呈现出过度乐观情绪,而在资金抽签的新股分配制度下,资金实力占优的机构投资者将成为新股的主要获配者,他们将利用个体的情绪向其抛售获配新股,个体越乐观,股价泡沫越大,机构的抛售数量越多,这是形成超高换手率的重要机制;但是在IPO上市后的两年内,个体的过度乐观情绪逐渐消退,新股初期交易价格中的泡沫逐渐萎缩,这使得IPO新股表现出长期弱势异象,并且机构抛售数量指标对于IPO长期收益率具有显著的反向预测能力:首日换手率越高,长期收益率相对越低。本文的研究意味着更为公平的IPO分配制度有助于提高市场信息效率,缓解IPO上市初期超高涨幅和超高换手率的异常现象。
  • 详情 异质信念、通货幻觉和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
    房地产基本价值是由其未来的现金流(即租金)和贴现率决定的,异质信念与通胀幻觉分别从投资者对房地产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的估计偏差两方面解释了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本文基于1994—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季度数据,利用时变现值模型估计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价值进而给出房地产价格泡沫,并检验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异质信念和通胀幻觉都勾勒出了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画面,但相对于通胀幻觉,异质信念是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主导因素。